<s id="otx7r"><sub id="otx7r"></sub></s>
    <ol id="otx7r"></ol>
  • <strike id="otx7r"><blockquote id="otx7r"></blockquote></strike>
    1. <strike id="otx7r"></strike>

      <strike id="otx7r"></strike>

        中煙 | 職業的演變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特約撰稿 柴搭木 實習記者 池卓純 日期: 2018-11-21

        40年的進步,改變的不僅僅是社會分工

        經過40年的社會發展,職業的數量和種類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15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公布,將職業分為8個大類、75個中類、434個小類、1481個職業。與此前1999版本相比,維持8個大類、增加9個中類和21個小類,減少547個職業。沒有一個職業是常青的,在快速發展的年代,新的繁華層出不窮。

        人們對“好工作”的定義不斷刷新,人們對職業的選擇,也見證著時代的發展。個體戶,最初是個貶義詞。但第一批個體戶趁著改革開放的浪潮,趕上了流通領域市場化,成為最早的受益者。

        浩浩蕩蕩的“農民工”,實際是指“身在城市從事非農業工作的農業戶口的工人”。農民工是我國特有的城鄉二元體制的產物,是我國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出現的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

        隨著外企進駐中國,誕生了外企白領群體,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應屆畢業生一度以成為外企白領為榮,一份外企的工作意味著職業化、收入優厚、更加重視精神追求。

        經濟持續發展,投身創業的人越來越多,創業也成為當下年輕人一項重要的職業選擇。

        一批又一批新職業誕生,吸引從業人員。泥塑藝人、補鍋匠等職業讓現在的年輕人感到陌生,網絡主播、程序員、淘寶店主等40年前未曾預料的職業正在走紅。40年的進步,改變的不僅僅是社會分工。

        ?

        7080鐵飯碗,方向盤,個體戶

        70年代末到80年代,駕駛員、售貨員、郵遞員等職業是一代人的夢想——收入高、體面。和文化、藝術相關的工作受到熱捧,詩人、作家、教師是相親時的熱餑餑。那時人們追求的是穩定和體面。

        這一時期,高等教育還處于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模式,就業實行“統包統分”,由國家分配工作,負責到底。中國青年就業觀念被動單一。接受中高等教育的知識青年,由于社會就業制度、招聘制度比較硬性和僵化,強調一切服從社會需要、服從國家分配。無法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農村青年大多數子承父業,以農耕為主。城鎮非大學生青年也是“接過父親的班”。據媒體報道,1984年“中國青年的就業問題”調查結果顯示,當時青年人在評價職業時看重的依次是:社會地位、社會意義、發揮個人才能和報酬。

        在職業選擇上,經商仍然是“末節”,大學生普遍對理工科感興趣,理想職業是“科學家”和“工程師”。普通待業青年也以“上班”為第一考慮,實在沒有出路的情況下,才會走向“個體戶”或商業、服務業等第三產業。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正是那時候的流行語。80年代初,機械行業大行其道,現任某國企“高級工程師”的張偉在高考時選擇了機械相關專業,畢業后分配到了該國企,“那時候能進入一家大型國企,簡直是夢寐以求,比現在考上公務員都要興奮?!眲偖厴I時,他只是個“技術員”,但因為是大學生,有“干部”編制,之后一級級考,最終成為了“高級工程師”。

        四川省樂山市某中學教師王毅回憶,“全國重視科技和教育,教師成了當時受歡迎的職業。成為一名教師既能擁有編制,也有不錯的社會地位?!蓖跻?982年從師范學院畢業,分配到了該中學教化學。在找對象時,這份口碑不錯的工作讓他擁有很大的優勢?!拔乙蚕脒^跟朋友做點小生意,可是學校真的把我保護得太好了?!?/p>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化帶來的人口集中、生活方式變革等促進了公共事業的發展,也創造了就業機會。出租車司機成為一種新興的職業。80年代汽車十分少見,北京只有首汽一家公司有一些出租車,司機很少。大多是外國人乘坐,司機們掙的是外匯券。開出租一個月賺兩三千很輕松,其他工作一家子也就七八百的收入,所以司機成了很多人向往的職業。

        廣州市民鄧華在1985年就買了第一臺電視機,當時鄰居非常羨慕?!澳强墒?0年代的‘方向盤’,我兒子還說,他以后也要當司機,又體面又賺錢?,F在想想,也真的是占了時代的‘便宜’?!?/p>

        “個體戶”也在80年代走上了歷史舞臺,并開始在城市里流行。1980年,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會議上作《目前的形勢和任務》的講話,指出20世紀80年代要做三件大事:第一,在國際事務中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第二,臺灣歸回祖國,實現祖國統一;第三,加緊經濟建設,就是加緊四個現代化建設。同年3月,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會議決定,根據社會需要,可以繼續批準部分城鎮待業人員從事個體經營。根據這些規定,省委、省政府確定在全省適當發展個體工商業。9月,國務院批轉國家經委《關于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工作情況和今后意見的報告》。批準從1981年起,把擴大企業自主權的工作在國營工業企業中全面推廣,使企業在人財物、產供銷上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

        1988年9月15日,武漢市青山區稅務局稅務專管員吳彧在青山區紅鋼城十一街要求漏稅的個體商販補交稅款。改革開放后,多種經濟成分十分活躍,偷稅漏稅現象也相應多了起來,促使全國各地的稅務部門加強了收繳與管理

        ?

        9月底,幼兒園勤雜工劉桂仙和丈夫郭培基在北京開辦了全北京城第一家個體餐館——悅賓飯店。同年12月11日,溫州21歲的章華妹領取了中國第一張“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個合法的個體戶。在填寫“注冊資本”一欄的時候,她根據實際情況寫了150元。1981年底,全國的個體戶首次突破了100萬戶,到了1987年底,這個數字已經飆升到了1000萬。

        章華妹所在的溫州解放街是當時國內個體戶發展的一個縮影,與她同一批次領取個體營業執照的有1844戶。溫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首位個體科副科長陳壽鑄是溫州第一代個體戶誕生的見證者,此前他接受溫州當地媒體采訪時回憶:“1980年,由于歷史原因,溫州城鎮就業問題十分突出,回城的知青需要工作、部隊轉業的需要工作。當時有個調查報告,溫州市有兩千多個無證商販,其中80%的人是原來沒有工作的。為了讓這些待業人員就業,1980年7月11日,溫州革委會簽發了《關于對個體工商戶舉行全面登記、整頓、發證工作的報告》?!?/p>

        當時國家沒有相關營業執照樣本,他自己設計,并用毛筆畫了一份個體營業執照,包括名稱、地點、生產經營范圍、開業日期等信息,再到溫州市新華印刷廠印發。有了正規營業執照,很多人在解放路租了店面,生意由此開始做大。

        ?

        90年代下海,外企,農民工

        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中國開啟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征程?!跋潞!背闪诉@個時代職業變化的主題?!跋潞!敝附浬?。國務院修改和廢止了一批約束經商的文件,全社會掀起來“下?!苯浬痰娘L潮。

        90年代中期,計劃經濟開始轉型為市場經濟,各種商業行為逐漸增多,“最早進入市場經濟并且發財的,就是當初找不到工作的那批人?!睆垈フf。

        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越來越多的工廠由于產品落后、設計落后等原因退出舞臺,很多國有企業開始關停并轉。工廠的衰敗影響到了工程師的“地位”。

        許多人放棄原來工作投身到私營工商界,“下?!背蔀檫@一時代的熱詞。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不少外資企業進入,金融等行業深度發展,熱門行業由此變成了海關、外企、金融(銀行、證券、保險)、稅務等。

        張偉的兒子在造紙廠工作,兒媳在食品廠,效益都不好。夫婦工資少到幾乎難以維持正常生活。向來看不起經商的張偉對兒子說,出去單干吧。夫妻倆找朋友借了5000元,開了一個食品批發部,生意甫一開張就紅紅火火,至今已經開了快30年。

        與“下?!币粯恿餍械氖侨ネ馄蠊ぷ?。商品經濟迅速發展,薪酬和工作前景成了人們求職時的首選,外國資本大規模進入中國,當時外企的中國員工拿到的絕對算高薪。憑借薪資優勢,外企成為廣受歡迎的職業選擇。在90年代,一家外資酒店服務員的工資可能是普通酒店服務員工資的5-6倍。孫志第一份工作是在歐洲企業,之后又陸續待過一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美國一家大型跨國企業,最后成為了高管之一。他回憶:“上世紀90年代,外企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他們帶著先進的技術和管理辦法,一下讓很多年輕人折服。同學聚會時,很有面子。其實,對于當時的許多中國人來說,都覺得看到外國人十分興奮,學這么久的英語,從來沒和外國人說過話,看到他們對我說‘hello’,特別激動。最早一批進入中國的外企,以其母公司的強大實力以及成熟的公司文化,也讓這些剛進門的年輕人,一下看到了一種清新、積極向上、與人為善的價值觀?!睂O志記得,那時候和朋友討論,覺得在外企工作的人,言談舉止都和很多普通企業的人不一樣。

        ?

        1995年,北京象牙胡同

        ?

        1985年,我國開始對高等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制度分步驟、分層次地進行改革。1989年提出的改革目標是:在國家就業方針政策指導下,逐步實行畢業生自主擇業、用人單位擇優錄用的“雙向選擇”制度。這一改革將競爭機制引入高校,使畢業生就業逐漸走向市場化?!吨袊嗄陥蟆丰槍δ贻p人求職的調查顯示,90年代,“經濟地位”成為擇業時最優先考慮的因素,當時青年在擇業過程中考慮的第一因素是收入和福利待遇;青年最喜歡的行業依次是:金融保險業、工業企業、國家機關、服務業、科研機構。

        他們希望到特區和沿海地區的中外合資或“三資”企業工作。畢業生不求高學位,只求高收入。1980年代后期考研人數急劇下降,1987年到1989年,全國共有七百多名研究生中途退學。對理工科感興趣的大學生比例降到五成以下?!案F得像教授,傻得像博士”成為新出現的順口溜。

        第二職業和職業流動性增長。1990年代“國有企業”工人急劇萎縮,“集體企業”職工紛紛外流,“三資”企業“人丁興旺”。1993年、1994年,出現了大學生踴躍奔赴沿海開放地區的熱鬧景象。

        1984年,中共中央發出通知,允許務工、經商、辦服務業的農民自理口糧到集鎮落戶。實行了30年的限制城鄉人口流動的就業管理制度開始松動。

        經濟發展帶來城市的全面建設,房地產開發、市政基礎建設等領域向廣大的縣鄉鎮村的富余勞動力敞開大門。眾多勞動密集型的生產加工企業,大量吸納著經過簡單培訓就可以從事熟練勞動的欠發達地區的農村青年。

        1984年,中國第一次出現了農民賣糧難的問題,農業生產的收益下降。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也使得大量農民不再僅僅圍著土地轉。農村勞動力急需吸納機構。大量年輕人謀求離開土地,進入城市。二者一拍即合,由此引發了綿延三十余年的“民工潮”。

        1984年,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在所長費孝通的帶領下正在進行小城鎮研究,該課題組的張雨林教授在《縣屬鎮的農民工》一文中,把從農村出來、進入城市的工人,第一次稱為“農民工”

        ?

        1996年,深圳,城里人的婚紗吸引了很多打工妹駐足觀看

        ?

        1988年,農民工總量在1.2億左右,其中鄉鎮企業職工約有9000萬,外出農民工約3000萬,而跨省流動的人數為500萬左右。農民工流動較為活躍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

        鄧小平南方講話后,鄉鎮企業、尤其是沿海地區的鄉鎮企業發展,對廉價農村勞動力產生強烈需求,使得農村勞動力的流動進入一個高潮期。其后的兩年,每年的農民工數量均成倍增長。

        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下發,第一次從理論上提出“進城就業的農民工已經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首次將進城務工人員列為產業工人。

        ?

        2000“互聯網”,“程序員”

        1995年10月24日,“聯合網絡委員會”通過了一項有關決議:將“互聯網”定義為全球性的信息系統?;ヂ摼W的發展和普及,迅速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在為人們提供計算機網絡通信設施的同時,它還為廣大用戶提供了非常友好的人人樂于接受的訪問方式。它使計算機工具、網絡技術和信息資源不僅被科學家、工程師和計算機專業人員使用,同時也為廣大群眾服務,進入非技術領域、進入商業、進入千家萬戶?!靶畔⒓夹g”、主要包括計算機、網絡通訊等領域。新浪、搜狐、網易、騰訊這四大門戶網站以及阿里巴巴在這一時期迅速發展,成為了行業領頭羊。

        信息化逐漸普及,通訊、網絡、IT等成為熱門行業;文化娛樂行業逐漸發展起來;對外交流增多,外企依然受歡迎;職業的多樣化,推動著一批下崗工人走上再創業之路。隨著互聯網改變世界的進程加快,程序員成為21世紀開始之后,中國職業變化的重要標志。

        李佳是眾多程序員中的一員,他在2005年考入吉林大學時就讀的專業就是軟件工程?!爱敃r報志愿,主要就是考慮工科類,想的就是不管怎么樣,都學會了一門技術?!?李佳進入大學時,中國的軟件工程及IT信息行業都處于低谷期,畢業后他進入網易成為一名程序員?!爱敃r大家都想去互聯網企業,但要求很高,同學中只有少數人才能進去,多數都是去國企、中小企業?!?/p>

        作為一種新興行業,IT在外界看來非?!案叽笊稀?,IT興起之初,電腦游戲和電腦科技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可是進入后,為了應對日新月異的網絡信息技術,程序員們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儲備,工作壓力巨大。

        律師也是這一時期的熱門行業,2002年之前,只需要大專文憑,就可以通過自學考到律師資格證從事律師行業。律師劉海說:“之前這個行業有很多人之前都是干其他行當的,比如廚師,還有修鐘表的?!?002年之后,國家對律師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本科以上才能報考,另外用司法考試代替了原來的律師資格證,難度大大提高了。

        劉海和大多數同學一樣,看上了律師的社會地位和收入。帶他的老律師上世紀90年代初期在國辦所工作,“那個年代大多數人的收入在1000元左右,但那時我師父一個月的工資加提成就有五千多元,是別人的5倍?!?/p>

        法治社會成為時代主題,涉及到的法律事務也越來越多,律師行業處于上升和拓展期,收入水漲船高,但律師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卻下降了?!斑^去 律師少,大家也很少會打官司,請個律師覺得很新鮮,但現在大家和律師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多,神秘感也就隨之消失了?!眲⒑Uf。

        此外,隨著法律系招生越來越多,真正能進入法院、律師事務所等相關行業工作的畢業生比例隨之下降,法律系學生就業成為近年來的一個難題;加上律師的壓力大、工作量大等因素,不少人如今對這個行業,也只能望而卻步。

        “公務員”也一度引發熱潮。2005年全國31萬人報考5456個職位,爭奪8271個名額,到2006年,這一數字變成了54萬人,6053個,職位10282個名額。2007年,人數超過74萬,全國招錄12724人,有6361個職位。公務員考試被稱為“國考”。工作穩定,醫療、養老有保障,引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公務員還是成為了當時最熱門的職業。

        ?

        2000年12月,北京,北大南門,飛宇網吧

        ?

        上世紀50年代,國家干部一般都是內招的,但是后來“干部”向“公務員”轉變,廣大老百姓也可以應考了。社會競爭激烈、保障機制尚不完善,公務員擁有編制,是無數青年人眼中的理想職業。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中國的社會形勢發生了改變:我國高校實行擴招,畢業生人數逐年遞增,政府機構精簡,國有企業減員增效、下崗分流,就業矛盾突出,形勢十分嚴峻。在高校畢業生的職業選擇上,“自主擇業”成為關鍵詞。

        根據《中國青年報》調查,新世紀的大學生更看重發展前景、施展才干機會、薪酬福利和工作環境。在就業認識上,逐漸打破機關、事業、企業和國有、集體、個私單位之間的等級觀念,“創業也是就業”成為普遍接受的觀念。在擇業意向上,由“重工輕商”轉變為“工商并重”,往日不被看好的服務行業也成為擇業的熱門。在職業評價上,政治色彩更加淡化,向往適合自己興趣的職業,把物質需求與精神追求結合起來。在就業地點與父母所在地的距離上,對父母和他人的依賴心理淡化?!翱甲C熱”、“外語熱”、“出國熱”正是這種自主意識強化的證明。這個時期的畢業生勇于創業,由被動就業向自主創業轉變。2002年共青團中央青工部主辦的中國青年就業創業網正式運行,各地方團組織也相繼成立并出臺了青年就業與創業的支持平臺和措施。

        ?

        2010自由職業

        進入2010年,金融和IT行業的豐厚收入,帶動了各高校相關專業的火爆,應屆畢業生趨之若鶩,畢業生起薪最高的接近兩萬元每月。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在2016年,年均工資最高的3個行業分別是金融業114777元,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12042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89410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85倍、1.81倍。國內某大型求職網站數據顯示,畢業生期望就業的三大類行業依次為IT/互聯網/通訊/電子、金融/銀行投資/基金/證券/保險、政府/公共事業/非營利機構。

        人們開始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特殊服務業”需求突增;通訊網絡、IT依然熱門,電子商務、軟件工程、電競、網絡主播等職業備受關注,“自由職業者”屢見不鮮。

        淘寶店主是伴隨著電子商務而產生的新行業,一改過去低質低價的路線,個性品牌和高端成為新一代淘寶店主的服務方向,在商品中融入店主對品牌的認識,私人定制成為了一種風尚。差異化的個人追求成為不少店家的主打賣點。進行大規模的生產讓位于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網絡主播作為互聯網經濟的產物之一,同樣受到熱捧。播音主持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周婉婉并沒有像她的同學那樣成為媒體人,她成了一名網絡主播。大四上學期她就開始做主播,一開始父母反對,“他們是很傳統的人,對網絡主播有刻板印象,后來他們因為我漸漸去了解這個行業,也就消除了成見?!?/p>

        今年畢業季的時候,周婉婉決定繼續將這份事業延續下去,“這一年多我積攢了一些人氣,粉絲很喜歡我。而且我真的很宅很懶,所以對于這種癱在家就能吃飽飯的工作,我真的是欲罷不能?!?/p>

        國內某大型求職網站市場經理馮昌已在求職網站工作了十幾年。他曾對媒體表示,職業是和經濟一起走的,經濟熱點在哪里,行業熱點就在哪里?;ヂ摼W泡沫破裂之前,只要和互聯網沾邊的人才都很火,高校計算機系的分數線也急速提升。2007年左右,蘋果手機第一代出世,之后iPad出現,通訊和手機人才便很搶手,計算機冷了下來?!半S著如今用戶體驗需求的增長,例如視覺設計師、游戲體驗師、心理咨詢師等等以前的‘冷門’行業,如今也散發出生機?!?/p>

        但他還是認為,最受歡迎的行業,“依舊是那些占有資源、職務體面、收入高、工作環境和諧的單位,比如銀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老牌外資公司等等?!?/p>

        在王毅看來,未來職業的界限會變得模糊?!盎ヂ摼W帶來的變化比預想的要快,這種移動數字平臺讓人們的活動范圍、從業形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一個人不再只從事一個職業,也就是所謂的‘斜杠青年’?!盇I成為當下科技發展的重要課題。李佳認為:“科學技術在進步,有許多職業容易被機器替代,如翻譯、物流、純體力勞動,翻譯已經有成熟的即時翻譯軟件與設備,物流有無人機,而蓋高樓大廈也有機器人;然而有些職業難以被機器替代,如藝術、美術、音樂等,以及體驗式服務,如當地旅游向導、試睡員等?!?/p>

        華南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師張國英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總結:“職業結構的變化與產業發展緊密相連。產業結構的調整與發展推動著職業結構的變遷。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需求日異多樣化,伴隨著產業結構的高級化,職業結構也向著高級化發展,如金融、物流、咨詢;與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相關的影視、文化、教育培訓產業也蓬勃發展;生活服務業呈現多樣化趨勢,與健康、美麗、養老有關的行業欣欣向榮;‘互聯網+’時代也改變了許多行業和職業,創造力顯得更加可貴。通過對職業變遷的研究,可以看到社會資源是如何分配、交換與轉移的,這種分配、交換與轉移的結果使社會結構發生了哪些變化??梢杂^察到社會由傳統向現代轉型時期產業化的社會影響?!?/p>

        (文中提到人名皆為化名)

        網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5 第836期 總第836期
        出版時間:2025年06月30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6动漫|无码中文字幕人成电影|无遮挡日本H熟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色a在线观看|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
        <s id="otx7r"><sub id="otx7r"></sub></s>
          <ol id="otx7r"></ol>
      1. <strike id="otx7r"><blockquote id="otx7r"></blockquote></strike>
        1. <strike id="otx7r"></strike>

          <strike id="otx7r"></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