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找她找了近一年。
他出生在河南中部的城市平頂山,戴黑框眼鏡,愛穿白襯衣。2017年11月24日平頂山萬達廣場開業,他第一次在人群中看到背著雙肩包、扎著長馬尾、戴白色耳機的她。據媒體后來報道,當天客流有27.3萬人次,比肩接踵。但就在這人山人海里,他在萬達中庭的樓梯口,一眼看見了她,“好像聚光燈打在她身上,其余的路人都是浮光掠影一般匆匆而逝?!?/p>
他從一樓到四樓,從萬達影院到永輝超市,幾次與她擦肩。此后,他又在萬達碰到過她12次,卻始終沒有開口。在近一年的時間里,他習慣了有她的生活,不自覺就會往萬達走,在中庭駐足一會兒,在回憶,也在等待第13次邂逅。
但沒有第13次。自某天開始,“從H&M到迪卡儂,從屈臣氏到優衣庫,無論是二樓的代字行還是三樓的奶茶店,不管四樓的電影院還是你愛的那家餐廳”, 她再也沒有出現過。
他想她可能搬家了、戀愛了,有了新的生活。如果能找到她,他想跟她告白:在我心里,喜歡過你。
這封平頂山萬達廣場少年的信被平頂山當地自媒體發布了出來,姑娘依然沒有音訊,少年卻習慣了每周逛一次萬達,購物也好,看電影也罷,整個世界都會慢下來。
2017年,萬達廣場帶去平頂山9大主力店、2個快時尚品牌和1個健身房品牌;帶走了當地居民大量的休閑時間——步行街300個商鋪40%以上都是體驗店。萬達廣場不再是一個購物中心,而是社交生活中心,它正在降低提袋式消費的部分,提升如小型博物館、文化館、主題街區等代表未來商業中心趨勢的體驗式消費部分,以此對抗網絡購物時代的巨大沖擊,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順勢生長。
2018年是萬達集團的而立之年,也是萬達廣場運營15周年。我們追溯線索發現,中國商業發展帶來的美好生活正始于15年前:國內本土地產商開出首個商業項目;馬云剛剛創立了“淘寶網”;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以“新領袖——決定未來的商業力量”為主題,指出新一代企業家要承受更大的壓力、更多的開創責任。
開創?當然了,沒有萬達廣場,就沒有如今的商業形態。萬達的三十年,踏著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個節點,砥礪前行。如果沒有開創精神,萬達腳下的路又從何而來?
?
種時間的人
1988年,《人民日報》在元旦社論《迎接改革的第十年》中指出,新的一年最突出的特點是改革將在更深的層次和更廣的領域展開。這意味著,進行了幾年的經濟體制改革要向縱深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在當年增加了土地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轉讓的規定。同年,大連西崗區政府為了拯救一個瀕臨破產的房地產公司,面向全區公開招賢。這便是大連萬達集團的前身。
一家以住宅為主業的大連本地企業,花11年成為中國第一家跨區域發展的房地產公司,繼而轉型做商業地產,用18年的時間、近300個項目,把“萬達廣場”刻進了國人的生活里。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人的生活觀念發生連鎖反應,目及遠方,追求美好。當時的長春,寬闊筆直的亞泰大街貫通南北、重慶路實現了整體改造、棚戶區消失,長春的老城區大變樣,成為長春經濟新增長點。全國第一個萬達廣場就落在長春人公認的“金街”——重慶路。
第一批把時間種在廣場的人,就是業主。他們希望在有活力的商業環境里,以更短的時間獲得更高收益。
但第一批投資了萬達廣場商鋪的業主并非沖著萬達去,他們被“沃爾瑪中國之路”的廣告標題吸引而來。2001年7月,長春各大媒體同步刊登了這一廣告,大意是大連萬達攜手沃爾瑪將在重慶路打造巨型Shopping Mall。業主以為這是“萬達·沃爾瑪購物廣場”,合同里雖然標著這是“暫定名”,但最后以“萬達購物廣場”亮相時,業主還是很氣憤,覺得被忽悠了。
事實上,沃爾瑪和他們一樣,也是萬達廣場的業主,沃爾瑪租用了2至3層的營業面積——這種商家都“跟著萬達走”的經營模式即是業內著名的“訂單地產”,是萬達首創的。因為這場風波,有媒體評論稱,“萬達的商業地產剛剛邁出第一步就受了傷,不知道這條‘腿’還能走多遠?”
很快,缺乏商業地產規劃和設計經驗的萬達在沈陽遭遇滑鐵盧。沈陽太原街萬達廣場的商鋪經營慘淡,廣場上冷冷清清,幾乎看不到一個顧客。萬達前后投入數千萬去嘗試改造,依舊無功而返。2006年,萬達做了一個震驚全行業的決定:全部退款,拆除重建!退鋪加重建約耗資15個億,萬達的教訓是“拿錢買的”。這件事被王健林稱為萬達發展史的里程碑,由此確立了“先租再建”的訂單地產模式,也確立了商業地產為核心支柱的產業形態。
?
填時間的人
萬達商業地產的頭幾年極為艱苦。拿地不易、貸款無門,內部爭議很大,媒體也不看好。王健林咬牙給自己定下5年期限——五年見成敗。
為什么這么堅持?王健林心里的商業地產,既不是商業,也不是地產,而是金融產品,是以零售物業的租金收入為目的的長期投資。穩定持續的現金流能給予公司員工更安心的生活保障,這是商者的道義。
從2003年1月第一座萬達廣場(長春重慶路萬達廣場)誕生,萬達歷經12年,于2014年10月開了第100家萬達廣場。然而從100家到200家,萬達僅用了973天,平均不到10天就新開一家萬達廣場。
萬達趕上了中國城市化的黃金時代,拔地而起的萬達廣場喚醒了市民沉睡的需求,重構了美好生活的想象。萬達廣場落戶的消息成為日常閑話的一部分,廣場建設進度被列入當地媒體的報道選題;居民的期待在數百天里發酵、膨脹,最終在開業當日以“搶”和“涌”的姿態表達出來。
河南三門峽市萬達廣場開業首日客流量突破30余萬人次,媒體以圖為證,稱“成千上萬市民爭先恐后地涌入賣場,爭相搶購商品,場面壯觀”。廣西南寧江南萬達廣場開業日客流量也超30萬人次,十日后,1700公里外的河南焦作萬達廣場開業情景更甚:開業十分鐘客流量過萬人次;前三日均開放到深夜24時,三天銷售額約5000萬。
再慢熱的政府也看到了萬達廣場產生的社會效益:每個商業廣場提供數千個穩定的就業崗位;每個商業廣場每年稅收以千萬元為單位;每個萬達商業廣場均成為當地地標性建筑。
地方官員開始主動來找萬達,他們期望會面后能帶一兩個萬達廣場回去,這是地方經濟助推器,也是民意。宜賓市長杜紫平在視察宜賓萬達廣場項目時表示,該市所有重點項目建設都應該向萬達和中建一局學習,因為高效、快速,開工不足一年便進入精裝修階段。
萬達廣場更值得記錄的速度是在12個月內,實現60個商業項目開業,闖進34座城市。中國城市空間的變化,居民生活形態的變遷,萬達參與其中。萬達廣場的選址通常會避開城市核心區,但又兼顧交通便利因素和居住人口規模,曾有萬達內部講話材料透露了萬達廣場的選址原則——“至少面臨兩條城市主道”、“要求半徑5公里內居住人口達到30萬”。
萬達最廣為人知的標語是:萬達廣場,就是城市中心?!叭f達把這一帶做起來后,各大房地產開發商爭著在旁邊拿地?!比f達商業規劃研究院院長賴建燕解釋把萬達廣場做成城市中心的路徑。萬達廣場深刻推動了城市功能升級和商業生態的形成,某種程度上,它是中國商業進程加速器。
?
改寫時間的人
如果一座城市里沒有萬達廣場,居民會失望。
在2017年12月8日以前,揚州市民要逛萬達廣場,最快捷的路線是去30公里外的鎮江市,往返至少1個小時,這讓市民覺得不便?!安怀鰮P州逛萬達”成為這座城市商業發展進程的重要一筆。新時代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無差別的——河南焦作萬達廣場的開業也同樣緩解了周邊各縣(市)乃至晉東南地區居民的“逛街焦慮”。
按照萬達的計劃,截止到今年年底,中國人可以去285座萬達廣場偷得一日閑,其中近六成廣場開在了三四線城市。
2016年底,廣東清遠首座萬達廣場開業,本地移動用戶當天搜索“萬達”關鍵詞的人數激增,增幅達690%。據清遠移動統計,當天涌進萬達廣場的移動用戶達到12.74萬,其中八成為清遠本地用戶,15%為省內漫入用戶,3%為省際漫入用戶,1%為國際漫入用戶。
人們對廣場的熱情和期待終于得到了量化對比。萬達廣場的歷史線由每一個走進它的人寫下,萬達不僅提供了商品、服務和體驗,也在提供機會。
2013年,萬達集團新增就業崗位占當年全國新增就業總量的1%,它是連續多年全國創造就業最多的企業。萬達廣場在開業前會進行社區行、萬人招聘大會,為當地帶去大量的工作崗位與商業機會。在商業社會里,萬達從來不是獨自存在,它所到之處,都是一個生態圈。
運營中的萬達廣場像沉默的風暴,將周圍的事物都席卷進它的節奏中,無聲地改變他們。宜春、錦州、重慶、銅陵、石嘴山、綏化等城市為了滿足居民需求,更改多條交通線路,延伸到萬達廣場。
湖北黃岡萬達廣場運營初期,很快感受到廣場周邊赤壁大道和赤壁二路交通流量激增的壓力。于是當地決定在交叉口處修建人行天橋,這是黃岡市的首座人行天橋。萬達廣場以城市生活的美好回報市民。
2018年夏天,新疆日報以《萬達廣場是個好去處》為題刊發報道,描述了古爾邦節期間萬達廣場的盛況。明年,這座在全國以輕資產戰略不斷復制的廣場將進入拉薩,至此,人們可以在內地任何省級行政區域找到萬達廣場,偷得時間,讓美好發生。
截稿前,全國開業的萬達廣場已有270座。據萬達推算,2019年8月將達到300座,覆蓋超過200座城市,所在地區的GDP總和將超過全國GDP總量的70%,輻射全國80%的城市人口。
30年萬達,30年當代商業文明的啟蒙與構建。萬達廣場的演進史被記入萬億人的生活史,提供了解讀時代變遷與時代精神的“空間的閱讀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