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雷”
“十幾萬就這么沒了?!?/p>
7月14日,周六上午,馮波把女兒送到興趣班,在教室外像往常一樣玩著手機打發時光。沒想到在新聞客戶端里突然看到一條自媒體的推送,內容正是他重倉的P2P網貸平臺“投之家”發布的《關于部分債權逾期的公告》。公告稱,自2018年6月末以來,投之家債權發生逾期,新股東在運營團隊告知的情況下,不予處理,投之家運營團隊遂主動報案。
雖然心里“咯噔”了一下,但馮波并不急于相信,直到幾秒后,他發現“投之家”APP已經無法打開,懸起的心一下子摔到了地上。除了懵,更多是不能置信,他不明白那個在6月份剛剛“獲上市公司母公司4.09億融資”、被他認定“一定不會出問題”的平臺為什么也陷入到這波 “雷潮”中。而更讓他憤怒的是,根據7月14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發布的公告,該案件被定性為“涉嫌集資詐騙”。
根據貸羅盤截至7月30日的數據,2018年已有781家P2P平臺發生嚴重程度不同的 “提現困難”、“清盤退出”、“停業跑路”,僅在7月份,就有208家公司先后出事。對比網貸之家在今年1月發布的《2017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年報》中的數據,截至2017年12月底,網絡借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量為1931家。值得注意的是,這波雷潮的主體并非一些主打高利率(15%到30%左右)的“野雞平臺”,大多是利率在7%到10%左右,貼有“國資系”、“上市系”背景的“口碑”平臺,投之家就是其中的典型。
“如果不出這事,我就自詡為理財專家了?!睆?001年參加工作起,在大連做軟件工程師的馮波就開始理財,今年40歲的他形容自己的投資風格一直比較“謹慎、注重安全”。馮波最早接觸P2P是在2015年1月,這一年P2P經過兩年發展迎來行業頂峰(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2015年12月,網貸行業運營平臺數量為2595家,是2013年到2017年5年間的最高值)。
因為比貨幣基金的收益高,他嘗試著把少量的錢投進了一個新成立、主打活期的平臺上。觀察了幾個月后,P2P開始被他納入到日常理財計劃中。后來,出于風險分散的考慮,馮波希望找到一個提供類似股票評級服務的網貸評級機構輔助決策。一番搜索后,當時在業界頗有聲譽的網貸之家贏得了他的注意,“它會列出不同平臺的注冊資本、股東背景、有沒有國資、銀行背景等等?!?/p>
從那以后,網貸之家成了馮波選擇P2P平臺投資的重要參考,“我關注的都是網貸之家排名前50的,2015年的時候有些平臺利率能達到20%到30%,但這種我從沒投過,我最高投的就是12%、13%?!睂W貸之家日積月累的信任直接促成了他對網貸之家“兄弟網站”、P2P平臺投之家的關注?!昂推渌脚_不同,投之家主打分散、安全,它會把其他幾個平臺的標混合在一起再發標,比單獨一個標放心?!?015年,他開始在投之家投資。因為幾年來回款一直很及時,自己重倉的同時,他也會幫親戚們把閑置不用的錢放在上面賺些利息。
雖然他知道近半年來陸續有P2P平臺“爆雷”(發生平臺實控人跑路、失聯等重大風險事件),可他從沒想過投之家也會跌入這攤爛泥。他在投之家上被“雷”的十幾萬正是今年端午節前后投進去的,“節前,客服打電話宣傳說過節送‘加息券’,我就投了十幾萬,十萬元是父親暫時閑置的養老金,剩下的一萬二是姑姑的錢?!?/p>
出事之后,他沒敢跟兩位老人說,姑姑的錢金額少,他直接用自己的錢還了,只解釋說先不投了,但父親的十萬塊錢于他則是“斷胳膊”的大事?!按筮B消費高,收入低,十萬夠我兩年工資了。我對象一直想再買套房,是我一直拖著沒給買。結果房價噌噌漲,股票噌噌賠。以前我對象從來都不問我錢的事,相信我,現在出了這事,完了,我的財政大權就旁落了?!?/p>
除了投之家,他還重倉了另一家P2P平臺,“那個現在處于擠兌的狀態,大家都想拼命往外提,我也在提,但標沒到期你轉不出去,到期了也沒人敢接了。那個平臺我的錢還多,有二十幾萬,我父親的10萬,我自己的13萬,如果那個再出事,就要命了,我只能祈禱吧?!?/p>
為了“抱團取暖”,馮波在7月15日加入了第一個投之家受害人微信群,加入時群里有一百多人。不到十天,他又陸續加入了15個微信群,“大家被雷的資金大多在幾萬到幾百萬之間,每個人都有好多群,就互相安慰,也討論接下來該如何自救?!?/p>
1992年生的韓羽是馮波的群友,剛研究生畢業不久的他在北京某高校工作。他是從投之家的投資人VIP群里得知“被雷”的消息的,據他回憶,13日上午突然有人在群里說投之家的網站和APP都打不開了?!爸拔矣X得這個平臺最差也就是良性清盤,就是它不再發新標,把本息按約定時間還給資金出讓人,不再運營了。當時一看,竟然是雷了,我就知道里面的錢沒戲了?!?/p>
“中國的男人哪個不養家,錢能光放在銀行里么?” 韓羽用于理財的資金大部分來自父母,剩下的都是自己大學時候兼職攢下的工資。雖然這幾個月意識到整個行業問題越來越大,他的資金已經轉出來大部分,但在6月他還是往投之家投進去了7萬。像往常一樣,他一般只投一個月左右的短期,沒想到還有兩周就到期,卻出了問題。
“不可否認很多人剛開始投P2P,都是因為它的高利率,剛開始都是10%到20%,那時候低于10%是沒有人投的,有瘋狂的能達到30%以上,這幾年利率降下來了,很多高利率的都出了問題?!?和馮波一樣,2015年他開始關注到投之家,同樣是被其“打包基金”的模式吸引,這是他唯一投資的平臺,“感覺風險比較低,而且有信用背書,后來它的利率起步也就7%,比銀行理財稍高一點?!?/p>
根據“投之家”官網信息,“精選項目”區的四款產品項目期限在1到12個月不等,借款年化利率在7.2%到10.5%之間,平臺出事后,如今四款產品均顯示“售罄”。
?“這次被雷的都是在平臺有過一兩年投資經歷的‘老投資者’,開始你還會很謹慎,每次都會去核查借款合同的信息,后來投得多了,大家就不會查那么仔細了?!睋私?,身邊許多投資人都是在今年5月、6月平臺大規模做活動的時候投進去的,客服會通過各種宣傳途徑(微信、電話)以贈送加息券、購物卡等方式鼓動客戶投錢。
?
2018年3月12日,北京,政協經濟界別分組討論會后,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接受采訪。他表示,監管的牽制,風險的有效防控,具體的規范條例是促進P2P網貸發展的必要條件,目前對P2P等正在規范中,下一步可能會進一步制定相關的規范意見
?
根據部分受害的投資人展示給《南方人物周刊》的投之家客服微信截圖,投之家在6月份世界杯期間曾推出 “12月年化收益率10.5%+2.3%=12.8%,投5萬、10萬、30萬分別可拿500元、1000元、3000元京東購物卡”的活動。韓羽介紹說這是投之家常用的營銷手段,“過年過節就會發幾張加息券,鼓勵你再投?!?/p>
馮波和韓羽同在的“投資人群”里還有很多不同的例子,有因為老友推薦在今年5月一次性投入400萬的修車行老板,有瞞著老伴把50萬養老錢投到了5個P2P平臺的退休阿姨,有投資16萬的高校老師,有幫視障母親投了60萬養老錢的公司職員,有警察,還有律師。在其中的一些群里,大家會自發地把自己的名字標注為統的一格式——“名字+被雷金額+所在地”。
投之家官網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7月17日,平臺累計用戶數約287萬人,累計借貸金額近266億元,借貸余額(平臺已經貸出去,但還沒有還款的本金)近29億元。其中6月份個人當月累計最高出借金額超過486萬。
?
“王炸”
“它(投之家)不是說逾期了,逾期我理解,追不回來,我認了,這個不是,是整個平臺的管理層、股東詐騙?!备T波一樣,雖然年初以來已有多家P2P公司陸續爆雷,但許多投資人幾乎是為了躲避“雷潮”而把錢全都轉進投之家的。在一份被投之家受害者廣泛轉發的文章里,作者將他眼中的投之家爆雷事件形容為網貸行業里的“王炸”。
讓這群數量龐大、背景迥異、天南海北的人們走向人生交集的“投之家”為什么會有此魔力?
“投之家”全名“深圳投之家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據其官網介紹,成立于2014年9月的投之家,“專注服務于有投資需求的個人及中小微企業”,“作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首批會員單位,投之家已獲國家信息安全等保三級證書,已接入銀行存管系統,并先后獲得頂級風投賽富亞洲戰略投資、創東方投資A輪融資及上市公司母公司4億元B輪融資?!?/p>
在其官網上,主打的“安全”牌下用大字列著“5年行業經驗、6大保障原則、10大審核流程、21道風控環節”。根據公開資料,創始人徐紅偉同時也是網貸之家創始人、盈燦集團現任董事長兼總裁、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創新與法制研究中心副主任。CEO黃詩樵擁有12年互聯網技術和運營經驗,先后就職于平安集團、平安銀行、創東方投資等企業。運營團隊高管多來自百度、華為、騰訊、去哪兒。
不過,對于大多數投資人而言,對投之家的信任不僅在于這些光鮮的背景,更多來自另一家公司——網貸之家,這家于2011年10月上線的網站曾被譽為“中國首家權威P2P網貸投資理財行業門戶”。
根據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朱明春2014年在網媒“i黑馬”上的口述,網貸之家的創立最初源自徐紅偉對網貸行業即將迎來爆炸性發展的預見。徐認為在2011年行業的萌芽期,相對于平臺和借款人,投資人是相對弱勢的,如果能幫助投資者做一些數據統計、資料檢索和信息公示,提示風險,組織一些線下交流活動,解決他們最關注的投資安全問題,需求一定很大。
在這個思路的指引下,網貸之家乘著網貸行業在2012年開始的一波浪潮迅速崛起?!耙话阌薪涷灥耐顿Y人做投資的時候要做很多搜索,我們叫網絡征信,在互聯網查很多的信息,隨便你怎么查都會查到網貸之家上面來?!?/p>
很大程度上,這也是當時網貸之家被資本市場青睞的原因。在2015年網貸之家的B輪億元融資發布會上,時任“賽富投資基金首席合伙人”閻焱就在演講中提到,讓賽富在見過的上百家P2P公司中做出唯一投資決定的正是網貸之家的商業模式,“(網貸之家)最有競爭力的優勢是大數據。美國當年淘金的故事,眾多人去挖礦,真正賺大錢的是那些賣鏟子、賣牛仔褲的人?!?/p>
隨著網貸之家在流量和聲譽上的積累,那時的徐紅偉已經開始基于網貸之家布局“互聯網金融生態圈”,將觸角延伸至包括門戶、信息、咨詢、數據、評級、比價等多個領域,投之家就是這一生態的產物。
根據中國經濟網2015年對“盈燦集團(網貸之家)獲B輪融資”的報道,“投之家的定位是在線財富管理平臺。一方面為投資人提供專業的理財產品搜索、對比和咨詢的一站式理財服務;另一方面為P2P平臺提供精準流量及全方位的品牌營銷解決方案?!?背后的邏輯可以理解為:“背靠網貸之家的影響力和流量優勢,為經過合作審核的P2P平臺導流,做的是流量變現?!?/p>
但后來,因為個別合作P2P平臺爆雷,投之家做了業務轉型,調整為被馮波和韓羽等很多投資人看來“分散風險”的“網貸基金模式”,即“平臺用自有資金投資經過風控審核的P2P平臺債權,然后再將債權打包轉讓給投資人?!?/p>
同時期,徐紅偉曾在公開場合描述盈燦集團的初心,“就是為投資人建設一個生態,把民間借貸的高風險對沖掉,通過基金的過濾讓他們不再受到P2P網貸跑路潮和詐騙的風險?!表n羽對網貸之家的信任很大程度上就來自于2015年的“e租寶”事件。
網貸之家一篇發布于2016年12月題為《網貸之家徐紅偉:親歷e租寶事件爆發的120小時》的文章記錄了一年前的事情經過——2015年12月3日,在e租寶“涉嫌非吸”事件率先被某家自媒體曝光后,網貸之家的報道獨家披露了e租寶的成交量、總投資人數、待收總額以及借款標的、借款公司變更等關鍵數據和信息。之后,網貸之家持續一周接連遭遇被發律師函、高管遭恐嚇、辦公室被潑“血”等報復手段。
在這篇文章中,徐紅偉暗示他曾被送來2000萬元的“封口費”,并評論稱, “每個人都沒有義務跳出來當雷鋒,但‘不為虎作倀,不禍害他人’ 的底線,要遵守,否則行業內只能繼續烏煙瘴氣?!?如今回看這篇文章,還能看到留言板上一些對徐和網貸之家“良心”、“擔當”的稱贊。
但兩年左右的時間,徐紅偉和由他擔任董事的投之家卻被曝出走上了“e租寶”的老路?!八约菏遣门?,結果他自己卻來詐騙”,成了很多被卷入的資金出讓人至今無法接受的地方。
?
連環“甩鍋”
或許,事情發生改變可以追溯到2016年前后。
根據7月13日投之家運營團隊發布的逾期公告,2016年8月24日,中國銀監會等四部委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盀橛虾弦巶浒?,投之家轉型P2P業務?!?/p>
那時,投之家開始從網貸基金模式轉型為P2P直投模式(指平臺負責審核借款人,包括是否能按時還本付息,是否有合適的抵押和擔保,借款人的借款數額及需要支付的利息也需獲得平臺認可),主要資產涵蓋了中小微企業端的供應鏈金融與個人端的汽車金融。
然而,根據逾期公告,隨著行業競爭壓力的增大,轉型后的投之家一直試圖補足資產端能力的短板(沒有優質資產端即借款人,平臺就容易出現逾期、壞賬等問題),并于2017年末引進新的大股東,由新股東提供資產端風控并提供相關擔保。股權收購半年多以來,實際控股方與投之家運營團隊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但自2018年6月末以來,投之家債權發生逾期。新股東在運營團隊告知的情況下,不予處理,于是運營團隊便主動報警?!?/p>
但接下來,奇怪的事情就開始一樁接一樁。
7月13日下午,網貸之家發布澄清公告稱,“從股權上看,投之家以前確為網貸之家的兄弟公司,但目前已經完全無關?!辈⒎Q“作為行業門戶,網貸之家會為平臺客戶提供廣告和信息展示服務,與投之家的合作也僅限于此,二者僅為正常的商業合作關系?!惫娣Q,投之家目前的實際控制人為丁孔賢,丁是阿拉山口市灝軒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灝軒投資)的法定代表人,亦是上市公司深圳珈偉光伏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珈偉股份)的董事長?!岸】踪t實力比較雄厚,作為投之家的新實際控制人,本身對投之家和出借人是利好。無奈卻出此風險,實在令人意外?!?/p>
事實上,從去年年底到今年6月,投之家曾發生了一連串股權變更。根據天眼查的數據,2017年12月8日,由徐紅偉等人擔任股東的上海聞璽從投之家中退出,控股股東變為鎮江富隆天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富隆天鈺)。新增的大股東富隆天鈺注冊時間為同年11月15日,其投資方共有五家企業,背后的法人均為徐紅偉和黃詩樵等投之家高管。
但到了今年6月15日,投之家股權再次變更,賽富、創東方、鼎暉等風投機構以及由黃詩樵等高管擔任法人的公司全數退出,徐紅偉、黃詩樵只保留了投之家董事席位,董事長由徐紅偉變更為鄭林國。變更后的股東結構變得異常簡單,僅有兩家公司,除了富隆天鈺,新增灝軒投資,占股35.24%。
幾日之后的6月22日,富隆天鈺的股權結構也發生變更,徐紅偉等人退出,灝軒投資成為其股東。至此,灝軒投資獲得投之家的實際控制權。
?????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4年注冊起,灝軒投資一直是丁孔賢名下的自然人獨資有限責任公司,直到2018年1月4日,公司從一人有限公司變更為三個股東。除了丁,灝軒投資的第二大股東是無錫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其唯一出資人是無錫市政府。這樣,投之家便同時兼具了上市公司和國資參股的背景。
雖然表面上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從股權關系上看,試圖撕掉“兄弟公司”標簽的徐紅偉和網貸之家已經把鍋完全甩到了上市公司珈偉股份及其母公司灝軒投資身上。
直到7月13日晚,珈偉股份否認了網貸之家的說法,稱灝軒投資未與“投之家”簽署任何協議,且從未對其進行投資。7月17日,珈偉股份再發公告稱,灝軒投資對“投之家”股東工商登記變更過程毫不知情,認為其中存有法律文件偽造的嫌疑。
7月18日,深交所向珈偉股份發布《問詢函》,要求珈偉股份作進一步解釋。根據珈偉股份在26日晚間發布公告的說法,2018年6月初,灝軒投資因短期流動資金緊張,經人介紹一出借方,出借方同意借款的條件是灝軒投資需要幫第三方新疆天富藍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富藍玉)代持“投之家”股權。灝軒投資同意代持,但明確提出其“僅為代持,不參與任何‘投之家’的經營管理、不享受任何股東權益、亦不承擔任何股東責任” 。然而,當灝軒投資在《借款合同》《股權代持協議》上蓋好章交給出借方后,卻再沒收到其他兩方也蓋好章的《股權代持協議》。
公告進一步稱,灝軒投資于6月15日關注到投之家發布的《投之家獲上市公司母公司4.09億元B輪融資》的新聞,要求投之家刪除未果。之后,灝軒投資又注意到工商資料顯示自己已經成為投之家和富隆天鈺的股東,遂與中間人聯系,要求糾正。雙方于7月12日達成協議,灝軒投資歸還借款,結束代持,并約定于次日辦理股東移除事宜,卻在當日遭遇投之家爆雷,管理層失聯。
假定珈偉股份的說法屬實,其母公司灝軒投資之所以卷入投之家一事中是被出借方和天富藍玉給“擺了一道”。那么,天富藍玉是誰,以及徐紅偉等與天富藍玉的關系就成了新的疑點。
實際上,在7月14日下午,徐紅偉與投資人代表的簡短問答中,徐曾主動提到了天富藍玉。根據錄音中徐的描述,去年下半年因為其個人對中國范圍內放貸不太有信心,覺得投之家繼續做下去沒什么優勢,于是決定把投之家賣掉,天富藍玉正是去年11月簽協議的收購方,而這次并購的擔保方是一個“姓盧的”,徐稱不知道這個“盧”跟珈偉股份的控股股東是什么關系。
徐解釋說,去年情況還好,可到了今年,“盧”開始瞞著他們在外面參與了多個P2P平臺的收購,但因為運營管理不善導致爆雷,傳導給了投之家。徐稱,并購之后主要是CEO黃詩樵團隊在與新股東直接對接,而他個人的精力則主要在網貸之家,直到6月深圳圈內一些老板向他打聽“盧”,他才有所警覺,通過輿情和工商信息的檢測,發現出了問題。他還提到了第二個“盧”,稱“二盧”背后是一個溫州幫,有一個團隊專門做收購網貸平臺的生意。
而根據《證券時報》和《南方都市報》的報道,黃詩樵也曾于事發后在某個投資人群里主動提到了“盧”姓人士。
根據黃的描述,去年9月,徐紅偉決定賣掉投之家,做中介的朋友給徐推薦了幾個買家,最后敲定的買家要求投之家團隊做到一定的待收業績(指發放的貸款總額),才付股權款,即雙方以“一年內將待收規模做到32億元”為條件進行對賭,股東拿到的股權款和待收余額相關聯。
黃認為,當前投之家落此結果的根源正是這份由徐紅偉和天富藍玉老板談判協定的對賭交易,“新股東要求我們運營團隊必須讓他們推薦的借款客戶在平臺上發標,待收做上去以后,有部分新股東推薦的借款企業就逾期了,而且情況比較嚴重?!?/p>
據黃介紹,新股東方掌握了資產端,很多業務包括發標以及資金都在他們手上,黃的團隊不再掌握風控和資產審核,僅負責日常管理和執行。新股東方背后的掌控人叫盧智建,盧智建不對投之家的具體事務進行管理,但會向黃詩樵下達進行具體指令。
一時“盧家幫”成了新的標靶。在大量P2P平臺危機頻發的背景下,不乏平臺控制人希望將公司轉手以退出,是不是確有這樣一群人專門在外“打獵”,拉一些有國資或上市公司背景的企業幫忙代持,從而將平臺包裝后用于非法集資?
雖然通過天眼查搜索“盧智建”無法得到對應的公司信息,但是根據既有的網絡信息,盧智建的公開身份是上海瀾升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根據《克拉瑪依日報》2017年6月的消息,上海瀾升曾戰略投資江西東海藍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而據天眼查的信息披露,東海藍玉在天富藍玉中占股20%。
如果以“天富藍玉”為關鍵詞在百度搜索去年到今年6月間的新聞,可以得到4條結果,涉及“火錢理財”、“融金所”等P2P平臺,發布時間分別在今年的1月、3月和5月,PR稿中均出現“上市系+國資系雙背景”的宣傳語。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目前,天富藍玉陸續入股的一系列P2P平臺中,聚勝財富、翡翠島理財、火錢理財均已爆雷。
?
疑云漸舒
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對自己手中合同的自查,越來越多的假標開始浮出水面,讓投之家踏入雷區的或許正是和當年的e租寶如出一轍的“自融”。
這些假標分為不同的情況,有的是合同上的借款企業對借款事項完全不知情。據《證券時報》記者的核查,其曾致電其中一家借款方——福建泉州龍杰電腦辦公設備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陳新友,陳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投之家上發起了100萬元、借款年利率7.5%、借款期限為兩個月的借款標的?!肮露际羌俚?,我從未聽過、也從未上過這個金融平臺?!?/p>
而投資人群里也流傳著另一種平臺做假標的做法,即借款企業信息是真實的,但借款數額與合同上的金額卻不符。
根據之前同樣爆雷 的P2P平臺“人人愛家”貼吧上一篇名為《我們借款企業就是這么被騙了》的帖子,一位湖南私營企業主自稱通過中介辦理了人人愛家的“企業貸”,他原本的計劃是貸款10萬元用于發工資,但后來平臺稱必須20萬元起批,接著在簽合同階段一下出現了十幾份合同,包括各種聯合擔保和借款委托,最后的結果是他以公司的名義貸款100萬,但最終只拿到了20萬,余下的80萬轉給了寧波的另一家公司?!爱敃r我理解的就是聯合擔保借款,幾個公司湊一個100萬的標,沒想到會是自融?!痹缜?,人人愛家同樣與“盧家幫”傳出關聯嫌疑。
雖然案件依然在調查中,很多證據尚未公開,但在可能涉事的多方中間,投資人們的怒火很大程度上是燒向了徐紅偉,這個曾經他們無比信任的人。
根據徐紅偉早前的說法,“我們要求對方要有真實的業務,可能在操作上有不到位的地方,早期如果是投之家自己運營可能會風控得更嚴格,被并購了,我們就往后退了點,新股東是實質性的控制人。以大股東提供的連帶擔保為主,我們負責形式上要素的審核?!彼鴮ν顿Y人們強調自己“沒有任何謊言”,“我們也上當受騙,本身資金不是我們拿走的?!?/p>
但幾乎所有接受采訪的投資人從一開始就對徐紅偉的說法毫不買單。
“他那么精明,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备鶕晃煌顿Y人向《南方人物周刊》提供的投之家在2017年的審計報告,可以看到在“預收賬款”(企業銷售業務成立以前預先收取的部分貨款)項目下,天富藍玉是投之家的最大債權人,預收賬款“年末余額”為402.5萬元,預收賬款類型為“服務費”。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時點,徐紅偉仍為投之家董事長。
更多的人則關注到了7月13日下午一則被傳在“投之家”公眾號上僅存在了10分鐘就被刪除的推送,這篇標題為“投之家員工致廣大投資人的一封信”的推文透露,“7月12日,朱明春突然要求網貸之家的員工立即搬家,要給投之家新來的董事長鄭林國騰挪辦公室,并要求當天必須搬完。當天搬家一直持續到晚上,甚至連與網貸之家、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等相關的logo信息也全部處理掉了?!?/p>
文章還提到,當天包括徐紅偉、黃詩樵在內的九名高管在茶水間從上午一直開會到深夜?!?月13日早上,員工們正常上班,到公司后發現公司圖片墻與高管相關的照片全部被毀壞,倉庫和CEO辦公室被清空,辦公電腦的網線和電源線均被拔掉,部分員工的硬盤甚至直接被卸掉?!?/p>
深圳南山區警方在7月27日向投資人透露了案件的最新動態。據警方通報,目前已追回贓款5000多萬元,其中徐紅偉和黃詩樵分別追回贓款2000萬、1500萬,同時徐紅偉已由監視居住轉為刑事拘留。
警方解釋之前之所以采取“監視居住”,是為了讓徐把香港的資產轉移回來,但徐沒有達到警方要求,“其拿走的數額和退贓的數額確實有差距”,所以轉為刑事拘留。而出于對調查追款的考慮,警方沒有透露更多涉事企業的追查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5月2日,港股上市公司中璽國際發公告稱,徐紅偉全資擁有的耀環有限公司以3.41億港元收購了中璽國際60.09%股份,徐紅偉成為中璽國際實控人。7月6日,中璽國際稱徐紅偉及黃詩樵已獲委任為執行董事。
然而隨著投之家事件的發酵,7月18日,中璽國際再發公告稱,鑒于徐、黃涉嫌集資詐騙,董事會已于2018年7月16日議決即時暫停徐紅偉及黃詩樵執行董事職務,以待公司作出調查。
?
至暗時刻
但對投資人來說,最為關注的還是能否拿回本金的問題。
7月29日,《南方人物周刊》再次聯系馮波時,爆雷事件已經過去半個月,相較一周前,他覺得自己心情平復了些,“每天還在關注,但是有些疲憊了,深深的無力感?!彼顿Y的另一個平臺暫時運營正常,他每天都在想辦法能把錢提出來,但并不順暢,“我買的是個人抵押標,平臺的新標賣不出去了,我的標也轉不出去,沒人敢買了,好在平臺大股東比較知名,希望能扛過這段時間吧?!?/p>
在他看來,無論是否已經被這輪爆雷潮波及到,大多數投資人都已經噤若寒蟬了,“不賣出就怕也給雷了,這是最可怕的,大家都這么想。金融業就怕擠兌啊?!?/p>
韓羽覺得現在最頭疼的就是那些中了連環雷的投資者。跟他同在一個群里的黃枚就是其中的典型。五十多歲的她在五個平臺里共投資了50萬,這是她和老伴的養老錢,出事的這段時間她一直心神不寧,“還是聽平臺上說要分散投資,結果放到了這么多個平臺,現在一個接一個出事?!背送吨?,她投資的銀豆網、愛錢幫也先后雷了?!跋裎彝兜亩际切麄髡f有國資背景,銀行存管?!?/p>
這些看似不同的案例,大都有著比想象中更多的共性。
7月18日上午,銀豆網更新了一則停止運營的公告。公告表示,由于實際控制人李永剛失聯,資金暫無法兌付,銀豆網將停止運營。CEO王鵬程在內的11名管理人員已被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跟投之家一樣,在7月18日“爆雷”之前,銀豆網曾經歷了兩輪融資,2016年4月獲得北京華信電子企業集團(下稱華信電子)3億元B輪融資后,華信電子成為銀豆網控股股東?!耙粫r間銀豆網大肆宣傳為國資系平臺?!?/p>
據公開信息,北京華信電子企業集團注冊成立于1988年,是由清華大學、中國惠通通訊電子中心等聯辦的一家國資聯營企業。
?
2017年9月26日,北京,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出席易通貸品牌活動
?
事實上,華信電子在過去幾年里曾先后多次被曝出旗下網貸平臺爆雷的新聞,并涉嫌“虛假宣傳”。
在2016年10月,銀豆網就曾被百名維權投資者包圍金博會展臺,這些投資者均是華信電子旗下另一家網貸平臺羅斯金融的投資人,因羅斯金融涉嫌“項目逾期后蒸發”,維權無門的投資者希望通過銀豆網獲取和羅斯金融及華信電子對話的渠道。
當時,對此展開調查的《北京商報》就援引分析稱,嚴格意義上,華信集團屬于國有參股企業,國有資本只是普通參股者,不會承擔除出資額以外的額外責任?!叭羝髽I在理財產品銷售過程中過度宣傳所謂的國資背景,或者暗示所謂的國有資本兜底,就會存在誤導投資人之嫌?!?/p>
據統計,那時華信電子及其旗下子公司已控制包括羅斯金融、華信銀邦、同創萬利、銀豆網、拉拉財富、節節貸、融信網、智投貸、E周行等共9家網貸平臺。而《法治周末》同時期的報道則指出,“在上述P2P平臺中,多是華信電子的子公司參股,如果各平臺都利用華信電子的國資背景作為宣傳背書,并夸大華信電子的持股比例,則涉嫌虛假宣傳?!?/p>
事實上,據統計,從去年開始,包括拉拉財富(2017年9月)、節節貸(2018年6月)、愛貸網(2018年7月)、E周行(2018年7月)等已相繼出現清盤、逾期。
“如果國資背景的母公司沒有參與經營管理、也不掌握錢的去向的話,母公司確實不需要承擔足額繳付出資額以外的責任。但如果母公司參與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集資詐騙并從中獲利,則要由警方追繳犯罪所得,法院也會判處罰金,這還是國資公司系P2P平臺真實控股股東的情況,” 萬淼焱律師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的采訪時表示,“很多P2P公司會拉一個國資公司來作控股方,利用人們‘國資背景=安全’的認識誤區來吸納資金。其實,這些所謂的國資母公司,往往是空殼國資,或者是借國資名頭的股權代持?!?/p>
“之前每次P2P震蕩都會有一系列條文出臺,想著會越來越好,沒想到這次比之前任何一次P2P震蕩都厲害?!?014年,因為朋友加入了一家P2P公司,來自廣州的劉奕開始嘗試網貸投資,今年7月9日,他剛剛投資了4個月的P2P平臺“一兩理財”發布清盤兌付公告,公告稱7月20日開始逐月兌現,“結果20號了根本沒錢進賬號,客服也沒人接?!?/p>
雖然也加了維權群,但是群里的人并不多,他們最近討論著在廣州的人一起去報案?!笆稚线€有兩個平臺在運作,希望是良性的吧?!彼X得投資者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監管能給一顆“定心丸”。
除了焦急的投資者,爆雷潮中依然在運營的P2P平臺也同樣焦慮。
曾在某家P2P公司工作過的西木體會很深。據他介紹,即便前東家剛剛在幾個月前宣告了新一輪融資,但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也已經出現問題?!白詮?月前后,唐小僧、聯壁金融開始出事,行業里就開始有所警覺了,因為涉及的金額很大,投資人容易恐慌,接著就會產生連鎖效應?!?/p>
西木自己也投資了好幾個平臺,都是他比較知根知底的平臺。因為6月底7月初陸續有一些之前的大客戶向他打聽平臺的運營情況,他覺察到有些不對,開始把自己的資金往外撤。 “其中一個已經陸續分批回款了,像我這種沒存幾萬的跑得快,但有朋友有幾百萬在里面,提前通知他撤,后來出現提現限制,也來不及了?!?/p>
西木介紹說現在平臺應對擠兌主要有幾種方法,“除了加緊催收,尋求機構資金或者融資以應對流動性,平臺普遍會把資產打散,比如很多投資者投資的是一個月的標,但其實是平臺把好幾種資產打包在一起包裝成的標的,底層資產可能需要半年或者一年才到期,那現在平臺的做法是一個月到期后不會回款,而是等到底層資產到期再回款?!?/p>
西木注意到,前東家在拿了新一輪融資后,“明顯在推廣上沒有以前大手筆了?!碑斎?,如果留意的話,也有平臺在逆勢推廣,在視頻網站等渠道上繼續大鋪廣告?!叭绾巫跃?,就看各平臺的能力了?!?/p>
在他看來,這輪爆雷潮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還在發酵,“不光投資人抱團,有的老賴借款人也抱團,如果一起趁亂把平臺搞垮了,實際控制人進去了,或者跑路了,平臺就很難向他們追討了。
還有一些人會偽裝成投資受害人,混跡于各大平臺維權群,煽風點火,博得同情后再私自建群做群主,讓大家把個人重要信息和維權親筆簽名發到他的郵箱,他拿著成百上千的文件去平臺要錢,拿到錢私吞后就解散群,沒拿到就找黑催上門搞平臺?!?/p>
不過,即便行業亂象由來已久,但西木還是希望一些網貸平臺能夠渡過這次難關。更多還在行業堅持的人則試圖穩住恐慌的市場。
7月21日,道口貸CEO羅川在公開信《比金子更寶貴的是信心》一文中寫道, “事實上,真正合法合規的網貸是不可能發生跑路爆雷事件的,因為每一筆出借和每一筆借款都一一對應,即使發生部分的逾期事件,也僅僅局限在出現風險的這部分,其他部分是不受影響的。
極端的情況,即使一半的借款人都違約了,那剩下一半的錢還是能拿回來的。目前行業集中出現爆雷問題的平臺,要么從一開始從業者就居心不良,要么就是發生了風險沒有出清,企圖維護‘剛性兌付’的金身,拆東墻補西墻,甚至自融來填坑,不斷滾大有毒資產,最后崩潰?!?/p>
方興是某知名P2P平臺的高管,在他看來,透過這輪爆雷潮,部分網貸投資人也必須有所警醒?!耙罁O管的規定,網貸是信息中介,不是信用中介。
?
?
投資人很少意識到,網貸服務的客戶都是在銀行等機構中拿不到低息貸款的借款人,這些客戶的違約和壞賬水平,科學地來講都不會比銀行低。
網貸上約定的收益率會比銀行存款、國債這些無風險收益高出很多,就是對這些可能出現的風險的補償。投資人缺乏對底層資產的關注,僅僅關注平臺本身,也是對信息中介的理解缺失,很多的類活期項目,底層資產完全不明,風險的概率就更高?!?/p>
根據許多媒體援引的一些專家的建議,“投資者在選擇平臺時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或中國裁判文書網等權威信息發布平臺進行背景調查,通過多信源交叉核實平臺此前的經營情況?!?/p>
但對于大部分不具備專業投資經驗的投資人來說,他們眼中P2P曾披上的普惠金融的美麗外紗,目前看來終究是一層幻影。
與此同時,更多的輿論也開始反思這輪雷潮背后網貸行業長期存在的“系統性問題”,為何“平臺非法自融、傳銷式發展、發放假標劣標、長期將資產和資金錯配等問題” 屢禁不止?
《21世紀經濟報道》曾在7月27日采訪了華東某地級市負責P2P網貸整治工作的金融辦人士,對方在談到地方監管的困境時就提到具體工作中的兩個難點,一是無法獲取平臺真實的運營情況,“我們要求平臺不能新增違規業務,每月上報相關數據,但平臺并不一定愿意告知所有的真實情況,數據真實性存疑,我們也很難核查。只能在平臺官網查詢項目情況,進行溝通?!?/p>
二是如何處置風險,“我們知道平臺違規了,但不敢嚴格介入,擔心發生處置風險的風險。比如,我們得知,投資者資金流入了平臺負責人的個人銀行賬戶,但我們只能去協調和溝通整改,并告知當地公安,同時也要考慮維穩?!?/p>
但就目前的狀態來看,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攻堅戰已箭在弦上。據《新京報》報道,“監管方或將于7-8月間落實180余條的網貸備案驗收細則。這次是由國家體系制定、并將在全國執行的網貸備案驗收細則,杜絕因地方監管套利而出現驗收問題及風險隱患?!?/p>
“P2P是一種社會化的直接投融資方式,這個過程中,借款者通過更充分的信息披露獲得信用,投資者通過自己的觀察判斷鑒別,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完全有機會建立起來高效的社會信用體系?!?/p>
但對于陷入淤泥中的中國網貸行業來說,如何從無序發展、生態惡化的局面中抽身,穿越漫長的陰霾,將是一場異常艱難的生死之戰。
注:文中馮波、韓羽、黃枚、劉奕、西木、方興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