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otx7r"><sub id="otx7r"></sub></s>
    <ol id="otx7r"></ol>
  • <strike id="otx7r"><blockquote id="otx7r"></blockquote></strike>
    1. <strike id="otx7r"></strike>

      <strike id="otx7r"></strike>

        作家 | 丹?布朗與神摔跤的暢銷作家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本刊記者 李乃清 實習記者 呂品 日期: 2018-05-30

        “如果你沒有黑暗面,那么光明也無處照耀,如果你沒有罪惡面,那么愛也無處滲透”

        “我希望人工智能可以幫我寫一本小說,這樣我就可以退休了?!?/p>

        這是美國暢銷書作家丹·布朗(Dan Brown)首次來到中國大陸。5月20日剛到上海,他像許多外地賓客一樣游覽了黃浦江?!皟砂毒坝^非常具有未來感,我跟好萊塢工作人員說,如果電影要拍紐約未來的場景,那就來上海?!?/p>

        第二天,新作《本源》媒體見面會上,丹·布朗幾乎是蹦跶著出場的,他單膝向前,兩手一攤,迎接座下的熱烈掌聲。

        “我對中國媒體有特殊感情,因為中國記者曾救過我。2013年,我的上一本書《地獄》剛出版時,我在佛羅倫薩有場規模巨大的全球媒體發布會,主持人請大家提問,結果臺下死一般沉寂,尷尬的五分鐘過去了,突然有位中國記者提問——丹·布朗先生,您什么時候來中國?”

        自1996年起,丹·布朗正式開啟寫作生涯,先后出版《數字城堡》《騙局》《天使與魔鬼》及《達·芬奇密碼》等四部小說,其中,讓他真正成為“那個丹·布朗”的《達·芬奇密碼》,一經問世就高踞各大暢銷書排行榜榜首,打破銷售紀錄,創下書市奇跡。此后,《失落的秘符》《地獄》及去年的《本源》相繼問世,丹·布朗的作品被譯成56種語言,所有書籍全球銷量已超過兩億冊。

        但鮮有人知道,眼前這位炙手可熱的暢銷作家,當年第一本書《數字城堡》在美國只售出12本,其中六本還是他母親背著他偷偷買的?!拔医洺;赝^去,記得《數字城堡》剛出版時無人問津,那是我第一次開簽售會,等了足足三小時卻沒有一個人來,但《地獄》簽售會,人們排隊排了三公里……別人問我,你怎能忍受坐那兒簽名簽五小時?我說,因為我記得當初一個人都沒來的時候?!?/p>

        5月22日上午兩場專訪間隙,丹·布朗在餐廳的鋼琴前信手彈了兩支小曲,他說,自己的日常消遣就是打打網球,彈彈鋼琴。

        在沒見過他的人眼中,這位“隔壁老丹”會像美國很多姓布朗的人一樣,隱身于幸福平庸的人海中,他在這里嘗到了小籠包,迷戀上面那18個“有著數學的精妙”的褶子。采訪結束,他還迫不及待地要去路邊攤。

        “我有個朋友告訴我,去上海千萬別錯過蔥油餅?!?/p>

        ?

        丹·布朗密碼

        牛津布襯衣,外套深藍西裝,來自新英格蘭的丹·布朗著裝低調素樸,他那淺栗色的頭發略顯稀疏,卻打理得整潔體面。

        “哇!底下好多手機在拍照!”54歲的他露出孩子般的欣喜神情。

        5月22日晚,丹·布朗現身上海圖書館近千人的報告廳。早在兩周前,他的講座開放報名當天就已爆滿,這會兒走道樓梯已被擠得水泄不通。丹·布朗為中國讀者帶來了新作《本源》,更從美國千里迢迢帶來幾樣穿越時空的道具:父母親的車牌和他童年裝訂成冊的第一本小書,由此開啟“丹·布朗密碼”之旅。

        丹·布朗生于美國新漢布什爾州一個宗教與科學相融的家庭,母親車牌上的“KYRIE”意為希臘文“上帝”,父親車牌上的“Metric”則是度量衡單位。

        “我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父親是狂熱的數學家,他大概只在解決數學難題時才經歷過上帝吧!記得我小時候,餐前母親會做長段禱告,父親就將盤里的小胡蘿卜切開,教我們圓錐曲線,可見我的成長是多么分裂,所以那時我就是個問題小孩,現在又成了個問題作家?!钡ぁげ祭首猿暗?。

        五歲那年,小布朗與母親合作完成了他的第一本書《長頸鹿、豬和著了火的褲子》,由他口述,母親寫在紙板上,釘了兩個小洞,用繩串起來。丹·布朗舉起近半個世紀前的這部處女作,詭異地笑了——“顯然,這是一部驚悚小說?!?/p>

        ?

        2016年,柏林,丹·布朗(左一)與電影《但丁密碼》的主創人員(左二起)奧瑪·希、菲麗希緹·瓊斯、湯姆·漢克斯和導演朗·霍華德。該電影改編自丹·布朗的小說《地獄》

        ?

        對丹·布朗而言,提問與解謎是根植于家庭的傳統。年幼時,他的父親就喜歡在家設置解謎游戲。圣誕節時,他用信封里的謎題引導孩子從一個地點走向另一個地點,比如從廚房的冰箱走到浴室的水槽,尋找圣誕禮物。

        “我父親現在已經82歲了,但每年圣誕節,他還給孫輩們設計尋寶游戲,但現在的孩子都上網,他們谷歌一搜就能找到答案,所以現在的謎題非常難?!?/p>

        丹·布朗的家鄉??巳負碛小皩W院小鎮”的美譽,“那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有常春藤盟校的秘密俱樂部,有美國開國元老設立的共濟會地方分會集會所,還有早期政府星羅棋布的秘密通道。當地精英分子行事乖張又神秘,這在新英格蘭已成因襲已久的傳統?!?/p>

        在菲利普·??巳睾桶⒛固卮髮W的學習,讓丹·布朗接觸到橫跨各個學科的知識,期間他還獲得去西班牙塞維利亞大學一年的機會,在那里他選了一門從未接觸過的課程:藝術史。

        正是在這門課上,有次教授演示達·芬奇作品《最后的晚餐》幻燈片時,信手拈來指出了幾處疑團,同學們都已昏昏欲睡,丹·布朗卻聽得津津有味,這為他后來創作《達·芬奇密碼》播下了種子。

        大學畢業時,丹·布朗迷上了兩件事:寫作和譜曲。在1989年創作出版的專輯《動物們的合唱》中,他將孩子們的歌聲通過音響合成器轉制成各種動物的聲音,惟妙惟肖。

        1991年,“小鎮青年”丹·布朗懷揣著音樂夢去了洛杉磯?!澳菚r年輕,總想著譜曲比寫書更浪漫,想象中去洛杉磯做音樂特別拉風,還會遇見好多姑娘?!?/p>

        ?

        ?

        但現實與夢想總有距離,家教規矩的丹·布朗發現自己與那里的環境格格不入。

        “我那時住在好萊塢,聽來很棒,但其實很糟糕,我租住在一個音樂家群居的大樓里,他們不是古典音樂家,都是搖滾樂手,長發、文身,我當時就像個嚇傻了的小孩,自問:我在這干嘛呢?那時的生活令人震驚,不過我也學到了,不要以封面來判斷一本書,我也遇見不少看上去古怪但其實很好的人?!?/p>

        ?

        ?

        在洛杉磯,丹·布朗進入赫赫有名的國家作曲學院,他的音樂受到賞識,還遇見了自己未來的妻子——比他大12歲的藝術創作系主任布萊斯·紐頓。

        “很有意思,我們第一次碰面是個周五下午,我拿著磁帶走進她辦公室,我穿西裝打領帶,因為挺晚了,顯然她不太高興,問我,你是干嘛的? 我說,我是歌手。她說,不可能,你穿的是什么?!你瞧,她的態度不是很友好。但是第二天她給我打電話了,她聽了我的專輯,很喜歡,讓我下周一去開會?!?/p>

        丹·布朗和布萊斯·紐頓發現,兩人不僅都熱愛音樂,而且都鐘情藝術,尤其是達·芬奇的作品,他甚至給她取了個外號“達·芬奇的狂熱信徒”。

        “她非常喜歡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所以她經常為我搜集資料,她對我幫助很大?!?/p>

        雖然在音樂上紐頓沒能成功經營丹·布朗的專輯,但在文學上,她卻助了他一臂之力?!八敾?、幽默,富有創造力,而且非常迷人。她從不讓我動手干家務活,我在創作寫歌時,她就忙著燒飯煮菜,或者畫畫?!?/p>

        ?

        從《神曲》到AI:宗教離場,科學為王?

        早在洛杉磯期間,丹·布朗就發現自己有種堅韌不拔的毅力,而這恰恰是那些年少氣盛的音樂人所缺乏的。至今,他仍保持每天凌晨4點起床的自律?!叭绻?點不能準時來到書桌旁,我會覺得自己錯失了最佳創作時段?!?/p>

        每逢寫作失去靈感,他就換上自己的“秘密裝備”重力靴,像只蝙蝠一般倒懸于天花板上,“我一直希望克服重力,當你倒掛在那里,會有一個完全不同的視角,我覺得這對思考很有幫助。當然,我也要保護眼睛,促進血液循環?!?/p>

        或許,反常思維和全新視角能讓丹·布朗體察到常人忽視的隱秘世界。

        對他而言,提筆創作懸疑小說純屬偶然。1996年,他和朋友去大溪地度假。在沙灘上漫步時,他撿到了一本別人看完不要的書:席尼·雪爾頓的《末日追殺》。翻開第一頁,他就被小說劇情深深吸引,一口氣就讀完了整本書。

        那天,他躺在沙灘上,心里冒出個念頭:這樣的小說我也能寫。

        于是,丹·布朗開始構思第一本小說《數字城堡》,靈感來自國家安全局因為一封電子郵件審查一個大學生的偶然事件,他沿著公民道德與政治、國家安全與機密的思路,以監察為題旨展開寫作,盡管作品沒引起關注,但他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文學道路。接下來的《天使與魔鬼》中,他開始將自己從小到大對宗教和科學的迷思融入故事,并縱深發展,直到《達·芬奇密碼》粉墨登場,他選擇了頗受爭議的題材,以《最后的晚餐》為支撐點,將神圣的基督和密碼學一同撬動起來,最后贏得令人眼花繚亂的銷售量。

        同為暢銷書作家的史蒂芬·金評價,丹·布朗的作品就像蘋果電腦和奶酪,沒人會不喜歡;《衛報》曾揶揄他的小說,“一些天主教或藝術史的相關知識,講述面目可憎的僧侶如何在大博物館中襲擊平民”,并分析了讀者熱愛他小說背后的心態,“人們喜歡學習新知識,如果有可能,他們更喜歡以謀殺為背景——被害者是美術館館長,胸口有用血畫成的五芒星——來完成這樣的學習?!?/p>

        面對外界褒貶,丹·布朗卻是坦然以對:“我就是要把像蔬菜一樣的知識包裹進冰淇淋的甜美外殼里,讓讀者在享受中學到知識?!?/p>

        關于《達·芬奇密碼》,丹·布朗也曾因其官司纏身。2006年,兩個歷史學家將他告上法庭,指控《達·芬奇密碼》剽竊他們的著作《圣血與圣杯》。為此,丹·布朗站上證人席自辯,法官事無巨細地詢問他創作細節,比如購買參考書的日期和順序,甚至問到他買書時有沒有拿小票去退稅……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庭審間隙,一個速記員還跑到證人席邊問丹·布朗索要簽名。最后丹·布朗勝訴了,但那本《圣血與圣杯》的銷量也開始暴漲。

        丹·布朗對宗教充滿質疑的小說,在西方世界引起巨大爭議。他曾因《達·芬奇密碼》招致天主教會的批評抵制?!短焓古c魔鬼》改編成電影時,梵蒂岡教會禁止劇組進入拍攝,最后他們只好在美國用白色泡沫搭景。經歷了各樣波折后,丹·布朗只得苦笑,“我和梵蒂岡是最好的朋友?!?/p>

        近作《地獄》中,丹·布朗將但丁的《神曲》解讀為“一個充滿密碼符號及秘密通道的國度”。新作《本源》中,他不僅深挖千年宗教核心,還端上了最熱門的人工智能這道大菜?!艾F在,人們對于人工智能的發展形成兩個意見陣營:一派持悲觀態度,認為人工智能將毀滅人類;另一派認為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饑餓、污染和人口激增問題。我屬于后者?!?/p>

        一顆從3D打印手槍里飛出來的子彈、主角乘坐特斯拉無人駕駛電動車亡命天涯、人工智能貫穿整個故事參與破案……丹·布朗將最具時代感的元素融入《本源》中,順帶領著讀者游覽了西班牙的名勝建筑。

        父母親的時代落下了帷幕,禱詞和數學獎杯都已成往事,觀念的種籽卻落在了后輩身上,深受濡染的除了丹·布朗,還有他的哥哥格里高利·布朗,他創作了一首名為《達爾文彌撒》的歌曲,以教堂圣樂為旋律,但歌詞卻是進化論的內容,科學和宗教在這首歌里呈現出一種奇異的狂熱,聽到這首歌后,丹·布朗產生了創作《本源》的靈感。

        小說結尾,丹·布朗將密碼設為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一句預言詩:“黑暗宗教就要離場,甜美科學即將為王?!彼_乎要借蘭登教授之口回答自己與神摔跤半個世紀的探尋,“其實布萊克是個很有精神追求的人,他認為宗教分兩類:一種是打壓創造性思維的黑暗而又教條的宗教,另一種是鼓勵內省和創造力、充滿光明而又坦蕩的宗教……布萊克的最后一行詩,可以簡單解釋為:‘甜美的科學將會摒棄黑暗的宗教……這樣進步的宗教就能蓬勃發展起來?!?/p>

        丹·布朗的中文詞匯還非常有限,目前只會說“《本源》”和“謝謝”。接受本刊記者專訪時,面對“這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之問,他遲疑了片刻,并沒正面作答。

        但顯然,在這個時代,丹·布朗游刃有余。

        ?

        物理大師在跳舞,太極密碼,天使魔鬼

        人物周刊:撰寫《本源》的四年里,你進行了大量調研,前后采訪了數十位科學家、未來學家、歷史學家和宗教學者。不知你的問題都找到答案了嗎?

        丹·布朗:我想說,問題永遠比答案有趣。我覺得比起答案,問題更能體現一個人是什么樣子的。

        比如,如果我遇見某個人,如果他第一個問題就問:你信仰上帝嗎?這就告訴你,這個問題對他很重要。這就是為什么我說問題比答案有趣,問題告訴你一些關于這人的事情,當我和很多科學家討論時,他們會問宗教、物理學等各方面問題,所以我知道什么對他們而言很重要,我也能向他們學到很多。

        人物周刊:那你信仰上帝嗎?

        丹·布朗:我是不可知論者。就是說,我沒找到上帝存在的證據,但我知道得也不夠多,不敢說沒有上帝。我不想假定自己是無神論者,我只是不知道有沒有上帝,所以處于中間地帶,并沒有找到答案,這看上去是個很懶的選擇,但同時也算是種謙遜的態度吧。

        有時候人們將我和無神論者聯系起來,我沒看到有個上帝控制所有事態,但我也沒有足夠信息表態說世上沒有上帝,我從沒這么說過。

        人物周刊:你生于基督教氛圍濃厚的家庭,父母對你的影響是怎樣的?

        丹·布朗:我父母都從事教育行業,父親是數學老師,母親是音樂老師,她是非常虔誠的基督徒,所以我在一個科學和宗教混合的世界里長大。在家里,他們鼓勵孩子們問問題。我從小就去教堂,在那里知道了亞當和夏娃,10歲之前我一直都相信上帝創造了世界,直到我去了一個科學博物館,看到了達爾文的進化論,猴子是怎么慢慢進化成人的。我去找神父,然后問他,那個故事是真的嗎?那個神父說,好孩子不會問這樣的問題。那時我很生氣。我說,我想知道答案!那以后我漸漸遠離了宗教,開始靠近科學,學習物理。

        ?

        根據丹·布朗同名作品改編的電影《達·芬奇密碼》

        ?

        但在科學路途上走了很長一段以后,我突然發現自己走回了原點??茖W里的終極問題事關靈魂,現在我們有佛教哲學家和次原子粒子物理學家等等,在科學最深處,這種殊途同歸開始浮現,這就是我為什么想寫《本源》這本書,我想找到一個中間地帶,你可以有理智科學的思想,同時不必犧牲你的信仰。

        人物周刊:宗教和信仰應該是兩個概念吧?

        丹·布朗:當然!它們非常、非常不同!我不知道中文表達,但用英文時你會很清楚地知道兩者的分別。宗教是一個結構,它是人類圍繞信仰建造起來的東西,比如:這是規則,你要做這個做那個……如果你不做這個,那你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做了這個,你就沒問題,這就是宗教。

        信仰更關乎個人信念,是個人和周遭世界的關系,如果你與之產生了某種關聯,那么你就有了信仰,但或許你也會有些疑問,關于對錯、愛與被愛等等,這是一種靈性上的關聯和追求,我和一些中國人討論過佛教,你知道嗎?在美國,佛教是一種哲學,它不是宗教。

        人物周刊:說說你第一次接觸東方哲學的經歷?

        丹·布朗:我讀過很多關于佛教的書,但很少實踐,我曾試過超覺靜坐。我從小在大學校園里長大,那里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我們有教堂禮拜,他們有超覺靜坐,那是我第一次接觸東方哲學,當時我還只是一個七年級的孩子,但就在想,他們在干什么?或許,孩提時佛教思想就對我形成了沖擊。

        例如遭遇交通擁堵,你焦躁不安,這太煩了!但佛教觀點讓你換個角度看待,‘這是不是在提醒我不太耐心?’這對我來說很有趣,因為不是西方的思考方法。

        ????? 按照西式思維,你會想,真倒霉!太荒唐了!我想做這件事,但撞上了這塊絆腳石,現在我不能做了。但東方哲學會引導你思考:這塊絆腳石要教會我什么?這實在很有力量,所以我對此很感興趣,而且我年輕時還讀過蓋瑞·祖卡夫(Gary Zukav)的《物理大師在跳舞:新物理學概況》(The Dancing Wu Li Masters:An Overview of the New Physics),書中討論了量子力學和佛學之間的緊密聯系,真的很有趣!

        人物周刊:前兩天你開玩笑說來了中國后可能會寫一本《太極密碼》,你怎么理解太極符號里的黑與白?

        丹·布朗:我認為它代表著人類靈魂的兩面。真實情況就是,我們有激情,也有懼怕;我們懷揣希望和夢想,但同時也要面對恐怖主義。我們有愛,也有恨。

        人物周刊:就像你的作品取名《天使與魔鬼》?

        丹·布朗:(大笑)天使與魔鬼!沒錯!謝謝你記得這本書,我最早寫的幾首歌里就有一首《天使與魔鬼》,講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是復雜的,我們都有兩面:黑暗和光明的部分,不只是說你內心有罪惡的一面,而且是說你有時剛強,有時軟弱。

        太極符號似乎就用一種美麗的方式說明了這點:瞧!你可以有黑暗和光明的兩面,如果你沒有黑暗面,那么光明也無處照耀,如果你沒有罪惡面,那么愛也無處滲透。

        這讓我想起萊昂納德·科恩的歌詞:“世間萬物皆有裂隙,因此光才可以透進?!?/p>

        對!對!太棒了!我超愛科恩!

        ?

        人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

        人物周刊:你之前提到隨著科技迅猛發展,我們需要以更多倫理道德來裝備自己,對此可否舉例說明?

        丹·布朗:當然,我認為挑戰在于我們的科技飛速發展,但我們的倫理道德卻發展得很緩慢,每一種新科技都會成為發明下一種新科技的工具,比如我們發明了電腦,它又成為研發基因工程的工具。正因如此,我們人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比如無人駕駛的汽車特斯拉,如果一輛無人駕駛汽車撞到了行人,責任應該歸咎于誰?是為這輛車編寫程序的程序員嗎?還是特斯拉公司?我們以前從未面臨這樣的問題,這個例子背后有成千上百個問題。

        所以我們應當如何裝備自己?我們應當學習劇變之下的倫理。以基因工程為例,它的目的是創造出“超級人類”,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負擔得起基因工程的造價。所以后果是,我們有這樣的“超級人類”,就會有那樣的“次級人類”,人類就會分裂成統治者和奴隸,這就是我們要解決的眾多道德困境之一!又比如人口爆炸和過剩的問題,我寫的《地獄》講的就是人口過剩的惡果,瞧瞧我們都做了些什么?但從倫理上講,我們真的就應當絕育嗎?

        人物周刊:你在《地獄》開篇中強調,“地獄中最黑暗的地方是為那些在道德危機時刻保持中立的人準備的?!?/strong>

        丹·布朗:如果你什么都沒做,站在那里袖手旁觀,你就是問題的一部分,這就是全世界目前正在發生的。

        人物周刊:你對當下這個時代怎么看?它是變得更好了還是更壞了?

        丹·布朗:變得更壞了嗎?呃……(笑)對一部分人來說它變得更好了,對另一部分人來說它變得更壞了。我們這個社會分化得非常厲害,一小部分人掌握金錢和諸多想法,他們在改變世界,在解決問題,又或者說在制造問題,這取決于你看問題的角度,但絕大多數人感到自己被剝奪了權利,被社會邊緣化了,他們無力應對各種變化及其產生的影響。所以他們就說,好吧,我只要過好自己的生活就算了,但這很危險。

        人物周刊:你怎么看恐怖主義?小說《本源》中,人工智能溫斯頓查到一名前海軍上校,因為妻兒在恐襲中喪命的悲痛,他后來被洗腦成了殺手。

        丹·布朗:我相信恐怖主義這樣的事情是人類社會出現問題后的一種癥狀,如果那些恐怖分子可以用平和的方式制造改變,他們大概也會去做,但問題是,他們也許試過所有方式,最后會想,除非我做出些動靜特別大的事情,不然沒人會聽到我的聲音,這是他們讓自己被聽到的唯一途徑,這就是社會出現問題的一種癥候。

        老實說,原教旨主義者很危險,這種原教旨主義可以說到宗教、科學等各個方面,它就是把一件事推向極端,極端主義一定是危險的,即使事情的出發點是好的,但走向極端一定不好,但社會上這樣的問題正在滋長,恐怖分子本身也是極端主義的受害者。

        人物周刊:看上去危機無處不在。在美國,你最關注的社會問題是什么?

        丹·布朗:我關注教育,我認為教育是解決大多數問題的途徑。對話和理解很重要,如果你沒受過教育,你很容易輕信一切。要是有人站出來喊,這就是真相,你就相信了,因為你沒受過教育,你不知道如何提問和質疑。

        如今的人們生活在“后真相時代”,本來真相如同重力,是我們所仰賴的,但在如今這樣一個社交媒體時代,我們完全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這很不幸,也很危險。

        所以,如果你問我目前最大的社會問題是什么,我認為是教育問題。

        ?

        畢加索早知道怎么跑了,他要飛起來!

        人物周刊:昨天我們聊到,寫作時你喜歡在書桌上放一個沙漏,為什么不用鐘表、手機,偏愛這么復古、獨特的計時器?

        丹·布朗:因為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時間在流逝,它幾乎不斷在提醒你,你就這么看著它,時間快速地溜走了……它提醒我趕緊工作,別再坐那里看著窗外發呆了。光陰似箭,對于時間,只能說,我們都無能為力。

        人物周刊:你相信永生嗎?

        丹·布朗:呃……從天文學層面上來看,我相信有一天地球會被太陽吞噬,從這個角度看,我不相信永生。

        ????? 從靈性層面上來看,我們從哪里來,又會去往何處?我一點也不知道,但我很想知道。我知道很多人相信輪回,但除非我們去到那里,不然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所以你看,就像我那本《數字城堡》的第一句:“據說人死的時候萬事都明朗起來…… ”

        人物周刊:你覺得你是悲觀主義者還是樂觀主義者?

        丹·布朗:樂觀主義者,絕對的!

        我有個樂觀的家庭,自己一生的運氣也不賴。我媽媽過去就說,上帝會幫助那些自助的人。你知道上帝眷顧你,因為你也非常努力。很多作家都經歷了尋找自己合適的創作領域的過程,可以說,生命的路標引領我成為作家,我人生中有一部分時間在做音樂家,反復嘗試卻失敗了,作為小說家我也失敗過,最初三本書賣得都不好,但我覺得,只有失敗過,才能在成功時真正理解成功是什么,才能為之感恩,你會明白堅持的意義,知道不是什么都是靠運氣的。

        人物周刊:你的小說出版后,父母反應如何?

        丹·布朗:我父母都很愛我的書。我父親非常慈愛,對我非常支持。他同時也是個很誠實的人,如果我做了什么他不喜歡的事,他一定會對我說,但關于《本源》這本書,他對我說,丹,我覺得這是你寫得最好的一本書。

        我媽媽一年前去世了,她沒能讀到《本源》,但她知道我在寫這書,一直很支持我。你知道,她曾經是個非常虔誠的信徒,但后來她漸漸不太去教會了,大概是在我寫《達·芬奇密碼》的時候,但不是因為那本書啦?。ㄐΓ?/p>

        人物周刊:發生了什么事?

        丹·布朗:我覺得她對教會的政治厭倦了,她的好閨蜜一直找不到工作,就因為教堂不肯接受女牧師,我媽媽說,這太荒唐了!然后她就逐漸遠離了教會。

        人物周刊:當你寫完一本書,通常誰是你的第一位讀者?你太太嗎?

        丹·布朗:通常是的。

        人物周刊:她對《本源》這書怎么看?

        丹·布朗:哦,她非常喜歡,她對現代藝術不太熱衷,所以對書中藝術的部分興趣一般,但對發生在西班牙的科技和道德問題相關章節都很喜歡。

        人物周刊:書中不少故事發生在西班牙的著名歷史建筑圣家堂中,你去了圣家堂幾回?你對高迪的建筑如何評價?

        丹·布朗:我去了好多次圣家堂,當我走進高迪的圣家堂,教堂里那些巨大的柱子讓我感覺仿佛置身森林中,當你抬頭看上面的天頂設計,那些結構有點像菌體,你好像在看顯微鏡下的東西,充滿了生命力,我崇拜那些富有生機的結構,因為現在太多建筑流露出人造痕跡。

        事實上,對于那些能真正創造出自己風格的藝術家我都非常尊敬,你可以制造一些質量很好的東西,但原創很難,要讓別人覺得:“這是啥?但確實很新鮮!”我想,高迪做到了這點。

        人物周刊:在《本源》中,你關注現代藝術,而非古代藝術,蘭登教授非常崇拜畢加索,你本人也是畢加索的粉絲?

        丹·布朗:哈哈,我欣賞畢加索作品的經歷頗為曲折好玩。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看他的作品會說,看不太懂。作為一個年輕人,那時我什么都看,我看他的作品,只是覺得有點怪異,但覺得他一定沒什么天賦。

        后來我去看了《格爾尼卡》,心想,好吧,那像是一次劇烈的沖撞,然后我就繼續瞧瞧,后來看到一批他的早期作品,我發現那手筆完美無瑕、技藝精湛,接著我突然意識到,天吶,這個人對于我們所說的“藝術”早已厭倦了,所以他要造出點全新的東西!這不是說他不會跑,所以只好爬,并非如此!他早就知道怎么跑了,但他決定要飛!所以對我而言這是學習的經歷,我好像開竅了,有點明白什么叫藝術的進步了!

        (感謝曹可凡先生、李康勤女士、邱小群女士協助聯絡專訪;參考書目:《<達·芬奇密碼>背后的男人:丹·布朗傳》、《解密丹·布朗》、《<達·芬奇密碼>之破譯》、《解密丹·布朗<地獄>》等)

        ?

        網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5 第836期 總第836期
        出版時間:2025年06月30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6动漫|无码中文字幕人成电影|无遮挡日本H熟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色a在线观看|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
        <s id="otx7r"><sub id="otx7r"></sub></s>
          <ol id="otx7r"></ol>
      1. <strike id="otx7r"><blockquote id="otx7r"></blockquote></strike>
        1. <strike id="otx7r"></strike>

          <strike id="otx7r"></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