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英國特種部隊成功在敘利亞執行了一次針對ISIS組織高官的斬首行動。8名英國皇家空勤團(SAS)成員組成的小分隊,穿著極端伊斯蘭教教義規定的女性服裝——罩袍“吉里巴甫”,假扮ISIS組織成員的妻子,滲透到了“伊斯蘭國”的所謂“首都”敘利亞拉卡,引導美軍無人機發射導彈“斬首”一名ISIS高官后成功撤離。
SAS特種部隊已經在ISIS組織嚴密控制的區域,執行了數十次此類任務。他們不僅配合空中力量行動,有時也會長途奔襲,攻擊ISIS軍隊的補給線。他們甚至曾利用夜幕的掩護,駕駛全地形車、使用重機槍和榴彈發射器,直接攻擊ISIS的據點。由于行動出其不意且有空軍掩護,因此每次都能全身而退。
在ISIS組織肆虐的中東地區,SAS特種部隊就像現代的羅賓漢一樣,神出鬼沒且能一擊必中。英國正計劃向中東地區派出更多的SAS及SBS(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特種舟艇中隊)成員,參與打擊ISIS的行動。
在打擊ISIS組織的行動中,即使是大名鼎鼎的美國海豹突擊隊也有過幾次嚴重傷亡的戰斗,而SAS部隊卻每次都能全身而退。除了運氣之外,該部隊的訓練、戰術和作戰運用,都堪稱世界特種部隊的典范。
隊標
SAS特種部隊成立于二戰初期,英軍希望組建一支專司在北非戰場執行敵后作戰任務的特殊部隊,攻擊那些防御薄弱的德軍據點,如機場、后勤補給站或指揮所等。北非戰場幅員遼闊且存在大量沙漠無人區,這給了輕裝部隊滲透和機動空間。最初,英軍高層希望SAS部隊采取傘降突擊的方式機動到德軍據點周圍,發動攻擊后再從陸路撤離,因此該部隊最開始非常重視傘降訓練,并且被命名為特別空勤團。然而在實戰中,SAS的指揮官發現,當時的傘降技術水平低下,導致落地后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聚攏行動隊員,因此戰斗準備時間過長且危險性很大。SAS成員在實戰中發現,駕駛改裝后的威利斯吉普車穿越沙漠比跳傘來得更安全可靠。于是,經過改裝的越野車成為SAS在北非戰場上的標準配置,他們不僅改裝了威利斯吉普的懸掛系統,使之更適合在沙漠中行駛,還在上面安裝了標志性的的威克斯K雙聯裝機槍。裝載著充足的彈藥、燃油和食水的威利斯吉普成為了SAS主要的戰斗載具。
SAS在北非曾經成功攻擊了塔米特機場,摧毀了24架戰斗機。這些越野車組成的突擊隊被稱為沙漠遠征團(LRDG),他們每次出動都能找到德軍弱點,成功攻擊后還能全身而退。這種攻擊不僅造成了德軍嚴重損失,還讓士兵心理壓力巨大。同時更多的德軍部隊也被其牽制,用于守衛后方的機場和據點,減輕了盟軍正面部隊的壓力。
去年剛剛去世的英國著名演員克里斯托弗·李爵士,在二戰中就是LRDG的成員。有趣的是,在現代反恐戰爭中SAS依舊沿襲著這種利用越野車機動的沙漠遠征模式,只是將車輛換成了更為先進的全地形車(ATV)。美軍則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后,讓陸戰隊的強力偵搜營執行類似的沙漠長途奔襲任務,駕駛著裝甲悍馬車的陸戰隊員在沙漠每天奔襲200公里,迅速瓦解了薩達姆軍隊的戰斗力。
SAS并非僅僅創造了沙漠長途奔襲的作戰模式。他們從1948年開始在馬來西亞執行反游擊反叛亂作戰,同樣派出隊員深入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叢林地區,偷襲那些馬來西亞叛軍的據點和后勤基地。由于當時印尼軍隊支持了馬來的叛亂,SAS還經常在印尼境內偷襲其正規軍的據點。當然這些行動在當時都是絕對保密的黑色任務,最近幾年才有一些當事人的回憶錄陸續面世,將之公諸世人。
從這次SAS斬首過程來看,斬首分隊是乘坐皮卡,在線人的引導下化妝進入ISIS的核心地區,與二戰早期的運作模式如出一轍。只是實施攻擊的武器從機槍變成了無人機和導彈,在撤離中也如二戰中的LRDG那樣與前來追截的敵軍發生交火,SAS憑借兇猛火力和精確射擊殺開了一條血路,逃出生天。這是這支部隊從建立以來就確立的一套作戰模式,在全世界范圍內一直被效仿且從未被超越。
由此可見,特種作戰在未來戰場上不僅需要模式創新,也要堅持那些千錘百煉的戰術戰法,不能一味標新立異丟掉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