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基辛格,《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可能是最受中國歡迎的美國人了。汪洋副總理兩次接見了他,而李克強總理則說自己是他的粉絲。
“這真是讓我感到很意外?!碑敃r正是圣誕假期,里夫金在谷歌上搜索資料時發現了這則消息。他難以置信,跟妻子開玩笑說是哪個人在耍他。妻子仔細看了看確認無誤?!八堰@點寫進了正式簡歷中,他說他是我的粉絲?!崩锓蚪鸷荏@喜,“李克強總理同意我的想法”。
吳曉波式的公共經濟學家
9月12日,里夫金再次來到中國。此次中國行,他的行程安排異常緊密。除了官方會談、企業拜訪、行業會議、創新大會之外,他會廣泛地與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一批媒體接觸。
收到采訪邀請后,我仔細翻讀了他的書。除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外,2006年重慶出版社曾出版過他的《歐洲夢:21世紀人類發展的新夢想》,他第一個提出了“中國夢”的概念;去年,中信出版社出版他的另一本書《零邊際成本社會》,算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姐妹篇?!兜谌喂I革命》 勾畫出了一個新經濟模式框架,《零邊際成本社會》則非常細致地描述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演進過程和即將出現的變革。
總體而言,里夫金并不算是一位嚴肅的經濟學家。他是美國經濟趨勢基金會主席,他的言論影響著全世界一流的高校、企業,也常被政府部門關注。他一直擔任歐盟顧問,研究領域涵蓋經濟、氣候變化、能源安全。他提出的能源互聯網改變世界受到中國政府的極大關注。在全球范圍內,里夫金更像是一個意見集成者和解決方案提供者,他是TIR咨詢集團總裁。
里夫金善于用通俗的方式傳播、演繹新概念。他在沃頓商學院擔任高級講師,影響企業實體決策者,他還熱衷于撰寫媒體專欄、公開演講。他更像是中國財經作家吳曉波。他們都以暢銷書的形式推動了一些商業概念的興起和落地。而他所描繪的即將出現的變革和現實操作路徑,更向我們展示了共產主義社會。里夫金并不否認這一點,他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出現的共享經濟模式,正是共產主義精神的體現。
坐在北京金寶街王府半島酒店套房接受采訪的里夫金精神矍鑠,工作人員形容他是個tough的老頭,因為他注重細節,對形式的要求極其嚴格。當被問及“是不是社會主義者或是社會主義同情者”時,他并沒有給出正面的回答,而是說,兩種制度都有存在的道理,如果把社會主義的公平和資本主義的效率糅合在一塊,大同世界就能實現了。當然他說的是共享經濟社會就實現了。
就目前而言,里夫金的書和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克迪的《21世紀資本論》一樣,在中國受到追捧。我們無法從學理上深究他們的思想根源,只知道他們緊緊抓住了社會情緒。因為他們的思想和學說都緊扣了公平。
第三次工業革命
左翼青年反抗石油公司
撇開時髦的經濟學和技術術語,里夫金的核心思想歸結為一點:反對石油。在此基礎上,他嘗試用新能源替代石油,并認為將由此產生新的社會和經濟形態。
里夫金之所以反對石油,皆因深刻的時代背景和不尋常的個人經歷。里夫金出身于美國芝加哥南部的一個工人聚集區——一個由商人、修理工、警察、消防員和居住在芝加哥畜牧場、鐵路站和附近鋼鐵廠的家庭組成的社區。中低層家庭的底色之一就是濃郁的愛國主義。里夫金形容他的內心充滿愛國精神,“游客每天都能看到我的鄰居門前飄揚的美國國旗。在這兒,每天都是美國國旗日?!?/p>
在美國夢中成長的里夫金深受托馬斯?杰弗遜、本杰明?富蘭克林、托馬斯?佩恩、喬治?華盛頓這些開國元勛的事跡激勵,他追求人權、自由和幸福。長大后,他成為一名左翼青年。在20世紀60年代,他是一名反對越南戰爭和爭取民權運動的積極分子。他說,他有許多這樣出身名門的左翼朋友。他們在精英聚集的環境中長大,致力于追求社會正義、平等與和平,“但他們也從國外革命斗爭,特別是二戰后的反殖民主義斗爭中獲取靈感?!彼麄兊男袆又改蟻碓从诿珴蓶|、胡志明、切?格瓦拉的思想,并且得知無私奉獻的行為是被激勵的。這在里夫金的思想內核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成為他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提倡“共享經濟”的核心。
1973年12月16日,里夫金在波士頓組織大型示威活動,向石油巨頭發起挑戰。從那時起,“反對石油,與石油公司作斗爭”成為他的畢生追求。即便是進入沃頓商學院執教,所講內容涉及科學、技術、經濟以及社會的新趨勢,但如何打造理論的武器反對石油,始終是他最感興趣的事。
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里夫金借助于 “庫恩范式理論” 研究新技術趨勢,他突然想明白了這個邏輯:通信和能源將產生新的結合,隨之推動新一輪工業革命。他稱之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他看來,這個重大的理論發現足以“改變世界”。
“我發現,歷史上數次重大的經濟革命都是在新的通信技術和新的能源系統結合之際發生的。新的能源系統會加深各種經濟活動之間的依賴性,促進經濟交流,有利于發展更加豐富、更加包容的社會關系。伴隨而來的通信革命也成為管理新能源系統的途徑?!崩锓蚪鹫J定每一種偉大的經濟范式都需要具備三個要素:通信媒介、能源、運輸機制。
里夫金為我們構想未來社會生活化圖景:數以億計的人們將在家里、辦公室、工廠生產出自己的綠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聯網”上與大家分享。就像當下我們在互聯網上發布、分享消息一樣。而能源民主化將從根本上重塑人際關系,它將影響我們如何做生意、如何管理社會、如何教育子女和如何生活。
不幸的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概念并不為美國社會接受。里夫金感覺自己像個局外人,他甚至抱怨要漂洋過海去歐洲,“因為那里的人們還在非常認真地思索人類未來的藍圖?!?/p>
歐洲接納了他的思想。2006年,里夫金和歐洲議會高級官員共同起草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經濟發展計劃。2007年5月,歐洲議會正式宣布把第三次工業革命作為長遠的經濟規劃以及歐盟發展路線圖。
互聯網將帶來大同世界?
里夫金內心所想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絕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學概念,他承載了人類心靈中最美好的愿望,是古今哲學家為之奮斗、苦苦求索而不得的終極目標。
第三次工業革命和合作時代將使人類擺脫機械勞作之苦。正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工業革命把人們從農奴制度、奴隸身份和契約勞動中解脫出來。人類可以把簡單的工作交給機器和技術,自己去從事更高級的職業(而不是生產性的機器),從事社交活動,用社會能力去建設充滿人文色彩的社會。
里夫金從席勒、保羅?薩特的哲學思想中吸取養分。哲學家們一直夢想將人類從簡單而重復的機械勞動中解放出來,去探索社會的未知領域,思考生存的意義以及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這是極大程度的精神探索?!斑@種精神自由是上天賜予每一個人最寶貴的禮物?!崩锓蚪鹛岢覀冞M行精神領域的深層游戲,提倡反思人生。
因為里夫金認為,社交活動是新世界里人們最重要的行為特征,“人類在共同探索普遍性的過程中,通過開展深層游戲,感受對方,超越自我,與更加廣泛甚至所有的生命團體建立聯系”,“尋找到我們存在的意義?!?
看來,人類完全沒必要為生存而擔憂。第三次工業革命完成后,人類能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生產、分享一切生活物質、精神資料。正如共產主義所描繪,那將是一個物質極大豐富、按需分配的社會。
里夫金重塑了“公民社會”、“社會資本”這些概念?!肮裆鐣拖窕ヂ摼W一樣,它的核心設想就是把個人融入更大的網絡團體,不僅會提升團體的整體價值,而且也會提升每一個成員自身的價值?!边@是里夫金在書中的闡述。
從這個角度來看,里夫金提出的這些概念并無新鮮之處,只不過是對共產主義一些基本概念的改頭換面。比如,共產主義社會提倡共同勞動生產,而基本主體就是勞動者有序自由的聯合體。里夫金用互聯網技術對此進行一番改造。
中國是里夫金青睞的理論實踐地。他引用漢學家、哲學家亨利?羅斯蒙特的話說,“在儒家思想里,沒有‘我’能夠孤立存在,或被抽象地思考;‘我’是根據和其他具體個人的關系而扮演的各種角色的總和;而道家認為整體存在于相反力量之間的關系中,它們共同互相完善?!敝袊幕蛑械募w主義、儒家強調的“無我”、道家強調的“整體性”都是他塑造“公民社會”的本質內涵。
2013年9月23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北京中南海會見來華訪問的美國經濟趨勢基金會會長、《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里夫金 圖新華網
人物周刊:您是一個社會主義者,或者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同情者嗎?
里夫金:(兩種制度)都有它(存在)的道理,都有它的好處。我本人是教商學院的,教了好多年沃頓商學院,(學生)都是一些企業家,我對資本主義比較了解。 資本主義你當然可以看到它(不好)的一面,贏者通吃,資本剝削。當然它還有市場化效率高的特點。另外它還有一個制衡機制?,F在資本主義國家民主,政府代表老百姓能夠跟資本家抗衡,更重要的是,資本主義還有一個好處是創業精神非常強。 我個人更覺得,不是說它現在有,以后就一定能夠持續下去,以后好多東西可以不斷轉化。
社會主義也有它的好處,比如共享經濟、零邊際成本等等。比較好的一條,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這種結合非常好。一方面發展了市場上的創造精神、競爭性,另一方面又注重了社會的公平。這樣的一種結合是更好的?,F在中國有這樣一個優勢,可以把市場和社會主義的精神相結合。
我和汪洋總理見過兩回,也一直在跟他講這個問題。中國非常適合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向下一個階段去化解?,F在,全球很多年輕人已經開始代表這種新崛起的經濟形態。
人物周刊:這種新的經濟模式是依托于整個社會的,社會是一個更大的資源組織者。這是否意味著,資本主義這種體制與未來新經濟模式是無法兼容的?建立在資本主義基礎之上的西方制度會崩塌嗎?
里夫金:事實上,資本主義經濟和共享經濟本身完全沒有矛盾。共享經濟是產生于資本經濟之內的,像一個孩子一樣,很大程度上還是互相依靠、互相結合的。它會不斷地讓這個小孩成長、長大,甚至長大以后他們也會成為一種伙伴關系,相互合作來完成。
不存在誰出來之后迅速地要把另一個人忽然之間掐死掉的關系。很長一段時間他們會不斷地共同成長,成長到一定階段之后,一種新的經濟形態變得更成熟、更強大,它會把另一種經濟形態吸收進去,或者對它慢慢進行潛移默化的改變,會是這樣一種趨勢。
人物周刊:社會主義的這種體制優勢與共享經濟可能更加適配。從長期趨勢來看,社會主義體制下的共享經濟會勝于資本主義(體制)下的共享經濟嗎?
里夫金:其實有助于產生這種共享經濟,更多的是大家文化當中DNA的認同。中國是一種集體主義精神,你無論在哪種制度之下大家都是這么想的,所以它才有可能產生共享的經濟狀態。歐洲很多時候更多的是從啟蒙運動以來強調的個人主義。在這個地方貫徹共享經濟會更難一些。這就是為什么我認為在中國可能更容易產生更好的共享經濟,但是最終還是要把資本主義的市場力量和共享經濟形態進行結合,這樣產生的活力會更大一些。
人物周刊:您之前的書里提到過,過去50年對資本太多迷戀,以至于對過去25年新經濟增長86%的來源茫然無知。您是不是低估了資本對于新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資本在未來所占的重要性是會繼續降低還是會有所上升?
里夫金:現在這個問題很重要。我們看到全世界所有經濟體的GDP都在放慢,生產效率也停滯不前?,F在大家看到的一個結論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潛力已經被大幅度發揮出來了,經濟馬上要到頂了。
過去我們的確一直強調資本的力量,包括我們在過去的增長模型中都認為資本、勞動力是最大的推力,有更多的資本買了更多的機器廠房,再加上勞動力,生產就出現了,生產效率就提高了。但事實上后來大家發現不是這么回事,像羅伯特?索洛,他是諾獎得主。他當時研究發現,你把資本加到最大,生產效率也只是提升到20%以下,剩下的80%是哪來的?他說他也不知道。這個事情就變得非常神秘。
過去二次工業革命的能效是很低的,浪費很大。你做一個東西,看上去是做出來了,實際上浪費了很多邊角料,浪費了很多額外的電能。到達一定程度以后,生產效率提高10%、13%、14%,到了瓶頸,做得越多浪費越多。為什么現在世界經濟停步不前,因為大家都在這個平臺上過不去了。
大家都希望能夠越過這個平臺,重新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依賴的方法就是我剛才所說到的三種:新的交通方式,新的能源來源,新的信息流通方式。把這三者備齊,上了一個新平臺,才能發生更大的作用,它的效用才能真正地提高。而在這個過程實現之前,如果光是資本,在老路上光準備資本,是沒有用的。
人物周刊:如果共享經濟模式是火箭的話,技術可能是引擎,無論是新能源還是互聯網、物聯網。如果引擎里少了燃料,這個火箭是沒有辦法起飛的。您是不是低估了資本在共享經濟中的重要性?
里夫金: 資本當然很重要,看你怎么用它它才會變得重要。在德國,當時我們說是新經濟的時候,大家都說沒錢搞,我說根本不是沒錢,而是錢花的方向不對。我們在2011年花了7000億美元投資基礎設施,都是一些老的基礎設施,燃油、道路,看不到成本變成收益,大家都覺得花得多。實際上還是我說的,資本很重要,但是你在一條老路上投,它顯不出重要性來,而且你也看不到什么效果。你要把它投到一個新的、能產生變革的方向上。燃料不是拿來當柴火燒的,而是拿來點火箭才有用。
人物周刊:不同地域、不同國家之間體制、文化差異會不會對共享經濟模式的推行有一種制約和限制?這種困境怎么破解?
里夫金:這個趨勢肯定阻擋不了。全球現在有那么多人在共享他們制造出來的東西,以前是文化的虛擬東西,現在是很多實體的東西,包括打車,實際上就是人們在共享自己的汽車。這個擋不了。不光我覺得,我們一起工作的兩百多家國際大企業都認可這個趨勢。我們現在需要定規矩,要有標準,一開始從一個行業標準,或者小的監管標準開始,主要是政府跟社區、跟自己國家的老百姓定。當大家有一些共同的標準后,可能國與國之間政府要開始協商,它會大大提高生產,沒有人會跟錢和生產力過不去??隙〞凶璧K,但是隨著趨勢的不斷加強發展,很長一段時間內,阻礙因素和發展會同時存在,大家互相磨合,磨到最后突然某一天你就漸漸地看到它不存在了,不是說推翻一個東西馬上建一個新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