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股市是中國近期絕對的熱門話題,吸引了無數普通中國人變身為資本投資人。雖然標普500、道指和納斯達克連破紀錄,卻不見美國民眾掀起開戶和交易熱潮的新聞,為什么“全民炒股熱”成了中國特色?@角斗士
王燕青(本刊第435期《機構兇猛》作者):中國股市一陣風,一會兒熱,一會兒冷。經濟好了政府打壓股市,經濟差了政府抬高股市。這個規律被中國投資者摸透了,成為共識。共識就會產生群體性狂熱。相應地,也可以造成集體性恐懼。
Q:你遇見的哪個人讓你覺得原來還可以這么活?@夢中的騎士
張明萌:一般都是別人對我說,啊,還可以這么活啊……#感謝這份職業,感謝新聞事業,感謝祖國#
鐘瑜婷:好像這兩年才認識一些看上去特別愉快、放松的人,以前可能自己主觀忽略了這部分人的存在,或者覺得那是不合理的、膚淺的。
我開始覺得樂觀積極的天性,其實也是很深奧很迷人的。原來人是可以比較快樂的,即使啥也沒有也可以唱起歌來。
衛毅:德國人盧安克算一個(關于他,請搜索)。
梁辰:悉達多王子。
張蕾:好像身邊每一個遇到的人都會讓我感覺活法的震動,烈度大小不同,有正有反吧。有個高中同學曾經因為我掃地掃得不干凈而訓斥我:“像你這種嬌生慣養的人……”,還是當著全班的面。我特別不能理解,覺得那是誤解上升為惡意。后來我知道了她的家境和遭遇,以及她年紀小小就說出“為什么我一直苦苦追尋的東西有人一生下來就有了”,我才明白人(主動或被動)的活法不同,光看結果是不能理解一個人的?,F在她比我過得好,我覺得。
李珊珊:最近遇見的一個,香港人,檢出HIV感染已有20年,目前跟男友和父母住在一起,他覺得自己的一生很美好。文章已經寫完了,打個小廣告。
徐琳玲:覺得很多人都活得很有意思。但是,人只能活出自己,回來做自己即可。
Q :你覺得哪些詞看上去很有感覺,或者意境?(語種不限)@Elena
張明萌:山河綿緲,粉黛若新。忘了哪本書看到的,前半句很黏膩,后半句浮夸地清新起來……
鐘瑜婷:疏離。好像北方寂寥廣闊的天氣吧,挺迷人的,也更讓人孤獨,但你不覺得那是壞事。
衛毅:“永”。小時候練毛筆字,老師說這個字凝聚了書法精髓。用粵語唱歌,“永”很好聽?!坝馈睅缀醢巳康氖澜?。
梁辰:禪。
張蕾:leap of faith(天降神跡)。
王燕青:C'est la vie(這就是生活)。
李珊珊:高級,總是讓我想起大白兔高級奶糖,還有delicious,唉,我是吃貨。
杜強:漢語是顧盼神飛、奔騰年代;忘記是哪個不知名外語,具體詞匯也忘了,這個詞語專門用來形容雙方都想打破僵持,但誰都不愿先開口的那一瞬間。
徐琳玲:這個問題很奇怪。必須和記憶中某個特別的意境、某個特別的人“共振”,才會在心里發出“啊哈”那個聲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