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布達佩斯大飯店》。神經兮兮的,多好玩兒啊。簡直就是真人版的《了不起的狐貍爸爸》(本來就是同一個導演好嗎)。要深度的話,就想想茨威格的經歷??傊?,智慧、寓深沉于神經質般的干脆中、極富風格化。
馮寅杰:北島的《城門開》和諾蘭的《星際穿越》?;旧螴MDB(互聯網電影資料庫)的打分還是靠譜的,如果你有強迫癥也可以加看豆瓣影評和“知乎”討論。
采訪陳年時,北島的那本《城門開》被擺在桌上??催@本書純粹出于好奇,因為陳年說北島這本書寫得太好了?!俺情T開”是北京的童謠,北島的書講他的童年,我看到了大時代下的人心。我這一輩人的記憶都在這本書里,構成所有發生在當下的事與人。陳年總結說,每個人都是平凡的過客。深以為然。
都說《星際穿越》是部燒腦片,我自小就是科幻迷,深知科幻小說難寫,科幻電影更難拍。諾蘭的優勢是書袋掉得適中,故事講得合理,情感把控得到位,理想拔高得給力。那個幾秒就閃過的黑洞,光數據就有8T,夠誠意吧。當然,本刊記者余楠的封面更加有誠意。
李珊珊:好書,我推薦《眾病之王·癌癥傳》,好電影,還真沒覺得有呢……需要避開的爛片,嚴格意義上也沒有,一定要說的話,可能是《安德的游戲》,建議看過原著的人避開,沒看過原著的話,看看也還不錯。
鐘瑜婷:好書,我推薦《喪鐘為誰而鳴》。讀完感覺過了一生,跟戰爭中的人一起經歷恐懼、懦弱、荒誕、幸福、勇敢,以及每一個生機盎然的早晨。海明威是我最喜歡的美國作家,他著迷死,但又有著強大的意志力。書中的筆觸延續他一貫的簡潔有力,還有詩意的愛和溫柔。開頭那首詩如此雋永: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無人是一座島嶼,無人能自成一體)。
另一本是《個人印象》,作者以賽亞·柏林,鼎鼎大名的哲學家。柏林并沒有沉溺于建構宏大體系,他寫起了偉大的人??此趺磳憪垡蛩固沟模核钌顟z憫和同情那些政治迫害、社會歧視、經濟剝削的受害者,很顯然,這也是他世界觀的核心要素;或許,這種憐憫和同情部分彌補了他在建立親密人際關系方面的困難。柏林有強大的文學天賦和移情能力,最打動我的也許還是他的價值觀——一種強大的正向力量,他欣賞希望,熱愛人們的慷慨、熱情、智慧和敏銳。
電影推薦《女性癮者》。性恐怕是世界上最難被拆解分析的事,但這部電影把性和各種看似無關的事物很流暢地連接在一塊了,比如釣魚,比如音樂的原理。最喜歡的一段是當巴赫的音樂響起,女主Joe回憶起三個男伴,他們千差萬別,對待Joe的方式也很不同,但合起來就好似一個 樂章,構成了Joe青年期最完美的性。
徐琳玲:加西亞·馬爾克斯的老派風格小說《霍亂時期的愛情》。探索人世間愛情的各種可能性,南美人真是談情說愛的一把好手。不過,和男主角長達半世紀的瘋狂迷戀和各種情愛/性愛游戲比,個人覺得,女主角和醫生漫長現世婚姻的微妙開始、漸入佳境、冷淡、背叛、冷戰、和解、平淡中的彼此容忍與折磨以及最后那句“我愛你”的臨終告別,才是那一首更深刻、更有力度的情愛關系史詩。
李乃清:書推薦《眼淚與圣徒》、《孤獨與團結:阿爾貝·加繆影像集》、《R.S.托馬斯晚年詩選》、《試談另一個中世紀:西方的時間、勞動和文化》、《???布朗肖》、《古典風格:海頓、莫扎特、貝多芬》、《邁爾斯·戴維斯自傳:一代爵士大師的傳奇》、《我是你的男人:萊昂納德·科恩傳記》、《耶路撒冷三千年》、《到大地盡頭》、《信徒的國度》、《暗店街》、《愛,謊言與寫作:杜拉斯影像記》、《微妙》、《海上迷宮》、《中國古代物質文化》、《東西方藝術的交會》、《寧靜無價:英美自然文學散論》、《樹葉》、《四季便當》、《小于一》。
電影推薦《她》、《絕美之城》、《如父如子》、《另一個故鄉》、《少年時代》、《布達佩斯大飯店》、《辯護人》、《星際穿越》、《男孩和世界》、《安樂鄉》、《再見語言》、《冬眠》、《互聯網之子》、《尋找薇薇安·邁爾》。
劉玨欣:今年大愛的書:《致D》。因為這幾年看過的最好看的話劇《安德魯和多莉尼》,去找來據說是原型的書《致D》看?!?4歲的法國哲學家安德烈為身患絕癥的妻子多莉娜寫下這封情書,記述二人58年的共同生活,之后打開煤氣共赴黃泉?!边@簡介濃情之至,但哲學家寫下的人生分析遠多于抒情和講故事,沒有催淚劇,卻有理性剖析帶來的動人處。他們的愛情早超過了陪伴、責任,是自我尋找、共鳴、改變,是“你們怎么做,就會成為怎樣的人”。生活最終超過了文學和哲學。
另一本是《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Kindle上一塊錢隨手買的。沒想到隨便讀讀,腦洞一層層大開,太有趣了,很適合我們這種文科生。偉大的物理學家們,在篤定的物理學面前,被不確定性搞得目瞪口呆。還有那一種又一種物理假說,常常比奇幻小說還縹緲,一點兒也不像我印象中科學該有的嚴謹樣子。越看我越有一種釋然:基礎物理這種最物質最基本的東西都能這樣無常,那人生無常,不是再正常不過么??
爛片?太多了吧……也沒那種爛出風格爛出水平需要特別一提的……
鄧郁:喜歡的電影,空缺。美劇里,《傲骨賢妻》當然好,但同樣大愛一部擁躉不多的《壞法官》,女主是《實習醫生格蕾》里Mr. Dream前妻的扮演者。穿上法官袍的Rebecca,熟知律例又不正襟危坐,各種刁鉆兇狠的被告統統不懼而且創意迭出;脫下袍子身材勁爆,愛打架子鼓,和法警是酒吧游戲的冠軍組合兼異性閨蜜,只是對愛情有點迷糊不清。這種又有專業度、個性還不循常理的角色,對我最有殺傷力。每次寫稿完了就會想來一集,爽!
書,推薦《十年一覺電影夢》——讀這本書,像童年時吃一道自己最喜歡的菜,愛吃,又舍不得一下子全吃完。 喜歡電影和有意學拍電影的人,可以從里頭看到李安如何調度現場和演員;對中西文化融合和沖突有興趣的,可以在李安身上看到最好的例子。而我的喜歡,就是出于對李安一直的好感。在讀此書時,他對投身電影這件事的確認,對表達的誠懇和坦蕩,不矯飾也不拿腔調,全都在字里行間,真是喜歡極了。這跟作者清風拂面般的筆調也有關??上堨n蓓寫到《臥虎藏龍》便截止了,好渴望這道菜能有下盤。
彭蘇:今年看書大部分都是資料,前段寫作家高軍,他的《世間的鹽》與《橄欖成渣》,倒讓我讀得津津有味,時而會心一笑。更覺鉆在寫人里寫人實在視野有局限,何曾真正與他書里的極品們聊過?何曾談得上用平實心態看看他們?即使自嘲,荒誕不也是生活?
好電影是《親愛的》,情感真實,演員選得到位,也演得到位。喜歡黃渤多元的一面,欣賞趙薇扮農婦,關進局子在墻角哆哆嗦嗦那一幕。還有《星際穿越》,一個棒字,就夠了。差的不推薦,人要厚道點。
趙佳月:書推薦1.《小于一》,用詩的語言來敘述現實,既痛快又美。2.蘇立文的《中國藝術史》,特別平實的敘述,讓我與古人充滿親近感。3.《個人印象》,讀了感興趣的幾個人,印象頓時豐滿,但不感興趣的人讀不下來。
電影推薦1.《少年時代》,兩小時看盡大半生,很像《燦爛人生》中兩兄弟,就是時代感沒那么強了,但成長更細膩緩慢了。2.《消失的戀人》,將婚姻闡述到極致,是《革命之路》的升級版,對婚姻里的極端人性刻畫竟然也會讓人產生強烈共鳴。3.《時時刻刻》,這是今年重看第三遍的片,只能說太愛了。它以伍爾夫的《達洛維夫人》為線索,將伍爾夫的人生和不同時空里的另外兩位女性聯系起來,她們內心都在糾結共同的問題。
李超:好電影《繡春刀》,別說它跟《星際穿越》比就是渣,我是以國產電影標準來衡量的,電視播的時候看的,結果一口氣看完了。首先道具布景這些細節上很有明朝的感覺;其次除了劉詩詩面癱之外,演員都很到位;第三張震是我認為少數既酷又帥的男演員,謝霆鋒周杰倫很酷但不帥,柯震東彭于晏很帥但不酷,張震兩樣皆有且演技到位,很有味道。
好書《三國志》,沒錯,我真買了本《三國志》來看,沒有從頭到尾那樣讀,就是喜歡哪翻哪,還沒看完,大概40%的內容看了一遍,可以看看,文言文湊合就能看懂。以前只聽易中天在那掰扯就挺有意思,自己看更有意思??赐曛蟾杏X那時候的官員大部分其實都是能夠為了百姓拋下自己的名利的,無奈成王敗寇,避免百姓受苦而投降就是懦夫。
衛毅:電影推薦1.《辯護人》(中國影院里什么時候能上映這樣的電影,那才稱得上是中國電影的黃金時代);2.《布達佩斯大飯店》(歷史不斷地在制作蛋糕和毀掉蛋糕之間循環往復);3.《橫道世之介》(青春總是以消逝作為結尾,這也是我們一再回味的原因)。
書推薦1.《小于一》(布羅茨基的筆端充滿有思想的文字之美);2.《弄潮兒》(查建英的文章合集,中國的時代面孔合集);3.《人生的意義》(一個宏大且如影隨形的話題,特里·伊格爾頓寫得輕快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