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 Paris 城市沙灘
文 / 柳棋文
近幾年來,每到夏天,巴黎市政府都會開展一項大型活動叫“巴黎沙灘”,其內容就是運來沙子將塞納河沿岸的一段河堤裝點成優質沙灘模樣,免費開放,供游人來此享受日光浴,還可以進行一些小規模的水上運動,比如劃船、劃水等等。
2014年7月,5000噸細沙鋪滿了從埃菲爾鐵塔到巴黎市政府的塞納河右岸——今年巴黎市政府對“巴黎沙灘”活動的投入達到了創紀錄的300萬歐元(超過一半由贊助商和出售沙灘上商鋪特許經營權所得的費用充抵)。
自2008年以來,巴黎市政府對人造沙灘的投入一直是越來越大,而那一年也正是一直持續到現在的歐洲經濟危機的開始。然而巴黎市政府這種看似“逆勢”的做法其實并不難理解,其內在邏輯就是“度假”對法國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在法國,“假期”并不只是“不工作”,而是“一定要去海灘日光浴把自己曬出一身健康的古銅色肌膚然后同事們才能知道我度過了一個多么愉快的假期”的意思。如果在假期結束后居然沒有曬黑,身邊的同事們不會直接問你是不是沒錢去南部,而是會問你是不是生病了……考慮到法國大約1/5的人口都在大巴黎地區(其中大多數都是職業人口),不難想見,在巴黎市里鋪上一段沙灘對經濟危機中的法國人民是多么的重要!
可惜天公不作美,今年巴黎遭逢史上少有的“涼夏”,整個7月份一場雨接著一場雨,總共也沒出兩天太陽,到了8月也還是一蹶不振,成天陰云密布,氣溫常常都在20攝氏度以下,這下“巴黎沙灘”可就不景氣了。于是,政敵們趁著新市長立足未穩發起了攻擊,租下了沙灘商鋪的小商人們抱怨著收不回成本,市民們也表示搞這種不痛不癢的項目,還不如拿那些錢做點實事……
幾個月前剛剛上任的巴黎歷史上首位女市長安娜?伊達爾戈不得不在電視上公開作答,兩手一攤道:你們別借題發揮啊,這個城市沙灘吧,你看,別的城市也有搞啊,柏林、布魯塞爾、布達佩斯、蒙特利爾都有啊,你們平時不總是嚷嚷著要向他們學習嗎?再說,你們不覺得今年高速公路塞車情況好多了嗎?
悉尼-歧視鏈
悉尼 Sydney 歧視鏈
文 / 文森特
種族主義最近惹了不少禍。大洋那邊美國小鎮黑人少年布朗的死還沒查清,這邊澳大利亞礦主、眾議員帕爾默又陷入辱華風波,搞得總理和各部長們紛紛出來圓場。
種族歧視在澳洲的確是個問題。我剛到悉尼時,住在離市區很遠的高中同學家里,一進門,她就告訴我晚上出門一定要小心,有小流氓出言不遜趕緊躲開就是。后來在悉尼的大學校園里,我還親眼目睹過一個白人青年從車窗里伸出中指,對幾個亞洲學生罵罵咧咧。
一個在美國讀了本科的中國同學,說他在洛杉磯打籃球,一開始當地人不傳他球,但幾個回合下來,他證明了自己,大家很快就play as a team(團隊作戰)。但在悉尼,“他們死活就是不傳你?!?/p>
有趣的是,在西方世界,很長一段時間里,澳大利亞都是遭到調侃的對象,因為出身不好,老祖宗都是18世紀末從英國運來的犯人。不過,這“歧視鏈”長著呢,在澳洲還流行一個笑話,說如果一個讀碩士的白人表現不好,就會被人問:“你是在新西蘭讀的本科嗎?”
就在帕爾默在電視上炮轟中國的前一天,還曝出了另外一條牽涉中國人的種族歧視的新聞。這次我們可是“揚眉吐氣”了,不是人家歧視我們,而是我們歧視別人。
話說一個來悉尼不到一年的上海男子在悉尼經營一家咖啡館,一個澳洲籍的巴西裔男性來應聘,結果老板說:“我的顧客都是白人,他們不想喝黑人沖的咖啡??Х仁前兹说奈幕?,而你是非洲人?!?/p>
出事兒了。應征者當場決定將其遭遇告訴店內的和即將上門的顧客,大家憤然離店。接著,媒體上門曝光,咖啡店臉書的主頁上招來上百條抗議,表示要抵制他家生意到底。政府反歧視專員也已介入調查,以決定是否采取進一步行動。
這條新聞在微信朋友圈也火了,大家相繼表示無奈、譴責、丟臉。那個抱怨在球場上遭受不公待遇的同學轉發并評論道:“你‘上?!宋?,還一笑而過?!逼缫曔@件事,妙就妙在,你要是想在歧視別人的同時不被任何人歧視,還真難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