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球人墻位置泡沫噴劑
6月12日,世界杯開賽第一場球在東道主巴西和克羅地亞之間開踢。第42分鐘,克羅地亞隊員在前場撂倒巴西前鋒內馬爾,巴西隊獲得任意球機會??吹娇肆_地亞隊員組成的人墻試圖向前移動,主裁判西村雄一祭出一具被網友戲稱“神器”的噴霧劑,在草坪上畫下了一道白線,警告防守隊員不得越界,克羅地亞隊員只得乖乖退回白線之后。
科學家介紹說,這種噴霧劑名為“9-15”,是一種含有表面活性劑的水基丁烷化合物,噴在地上后一分鐘左右就會消失,不會留下痕跡,也不會污染環境。平時掛在主裁判腰間的系帶上,他們視情況自行判斷,可用可不用。
要是追溯歷史,這一噴霧劑最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人開發,但真正開發成功的商業產品出現在2002年。首次在以國家參賽的正式國際比賽中使用,則是在2011年的美洲杯上。2013年在土耳其舉辦的FIFA20歲以下青年世界杯(世青賽)和前不久在馬耳他舉行的2014年歐洲17歲以下青年足球錦標賽上也有使用。
門線技術
電子眼球門線
歷屆世界杯上都會出現幾個存在爭議的進球或進球無效。原因就在于靠幾位裁判的肉眼或是幾架攝像機的鏡頭,往往很難判斷那些在球門線上被救回的球,究竟有幾成幾的比例在球門內,又有多少留在外面。
本屆世界杯,主裁判對進球的判斷有了相當可靠的“顧問”,即每座球門上安裝的7個高速攝像頭。
這些攝像頭從不同的角度監視球門線所在的垂直平面,并同主裁判手腕上的智能手表相連,在球被認定進入門內距離達到5豪米時,攝像頭就會向主教練的手表發出“GOAL(進球有效”)的信號。
開發者德國Goal Control公司稱,為本次世界杯,這種技術已經過兩千多次測試,成功率為百分之百,沒有失誤。而且由于沒有連入因特網,也無需擔心會遭到黑客攻擊。
這樣一來,像2010年英格蘭因裁判誤判蘭帕德進球無效而喪失戰意、最終1:4慘遭德國戰車碾壓的慘劇,就完全可以避免了。
球迷自制啤酒帽
五花八門的降暑奇招
文章一開始雖然說了,現在南半球是初冬季節,但由于靠近赤道,在巴西一些城市其實寒冷從未曾造訪過,尤其受到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這個冬天的巴西不太冷。
一些賽場所在地熾烈的熱度,讓很多遠渡重洋而來的球員很不適應。為使隊員身體狀況保持最佳狀態,各個隊伍也是開發出了種種新鮮有趣的降暑辦法。
例如,Nike公司開發出的能夠大幅增加通氣性的服裝材料,Adidas更開發出放在冷柜里預先冰凍、然后穿在身上降溫的“冰袋”型背心和套袖……
更有趣的是已經打道回府的英格蘭隊,為了降暑,特別給隊員們每人配了一個保溫箱,冷藏上為每個人專門“量身配制”了電解質飲料,以保證水分和體能。足球裝備中,最重要的莫過于鞋子。世界杯賽場上,戰靴更是高科技的較量。各個廠牌都拿出最頂尖的設計,在增加腳對球的感知力、助力彈跳、增加保護程度和舒適度等方面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