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了內蒙古地區的邊防哨所。其間,習近平在軍營門口偶遇騎兵部隊巡邏歸來。這支活躍在內蒙邊境線上的騎兵分隊,是中國軍隊中最后一支騎兵單位,僅僅為營級規模。由于在中國的軍語中,部隊代表了團以上級別單位,因此這個單位甚至不能被稱為騎兵部隊。
在建國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曾經擁有多達12支騎兵師的在編部隊,十多萬鐵騎保護著從內蒙到西北的邊防線。隨著軍事現代化的推進,這些騎兵單位被逐漸裁撤。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后的歷次大裁軍中,騎兵部隊作為技術落后的典型,更是最先被裁撤的對象。
由于騎士一直是西方軍事的精神支柱,騎兵在西方軍隊有著非凡的地位。因此,美軍雖然在二戰后也經歷了多次裁撤,但是騎兵部隊仍舊保留原來的稱號,只是他們胯下的戰馬變成了現代化的坦克、裝甲車,甚至武裝直升機?,F在的美軍戰斗序列中,雖然有騎兵師的編制,其本質卻是一支機械化部隊。當然,基于現實的選擇,也有一些國家仍舊保留了騎兵單位。例如,瑞典山地部隊就有騾馬部隊,方便山區馱運物資和士兵。歐洲較為傳統的軍事強國也喜歡保留一支具有悠久歷史的騎兵部隊,作為禮儀之用,著名的英國皇家近衛騎兵團就是其中的典型。
今年是馬年,盡管戰爭已經進入了數字化時代,傳統的騎兵也并未完全退出軍事舞臺。
中國騎兵僅保留一個營
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的真正誕生地是在西北工農紅軍根據地。1928年渭華起義時,西北工農紅軍就擁有了自己的騎兵部隊。1932年6月,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游擊隊將三、五兩個支隊改編為兩個步兵大隊和一個騎兵大隊。當時,西北紅軍的騎兵大隊大約為一個團的編制,戰馬和武器裝備主要來自于起義部隊和收編的國民黨部隊。
中央紅軍的騎兵部隊成立時間則較晚。該部的成立是由于中央紅軍在1935年的青石嘴戰斗中殲滅了國民黨一支騎兵部隊,繳獲了近200匹戰馬,于是組建了中央紅軍第一支騎兵偵察連,連長正是后來被授予中將軍銜的傳奇戰將梁興初。在長征期間,中央紅軍僅有作為遠程快速偵察的騎兵偵察隊存在。由于物資匱乏,當時很多參加長征的高級領導本人的坐騎也被征用,甚至在糧食匱乏的情況下被宰殺充饑,所以騎兵部隊在整個長征期間并未能擴大規模。
抗戰期間,八路軍和新四軍部隊都相繼成立了自己的騎兵部隊。新四軍騎兵部隊的成立較為特殊。新四軍第四師在遭遇國民黨騎兵部隊時損失慘重,師長彭雪楓因此下定決心成立了自己的騎兵團,并且除了購置戰馬之外,彭還根據自己習武的經驗為騎兵團設計了專門的馬刀,它被稱為“雪楓刀”。
在解放戰爭期間,解放軍騎兵部隊作為主要的快速機動部隊使用。其中,騎兵第一師是當時解放軍中最強大的騎兵部隊,這是一支成立于蒙古草原上的騎兵部隊,其中有大量具有馬背戰斗傳統的蒙古騎士。這支部隊的領導人,正是后來的蒙古族副總理烏蘭夫。在解放戰爭中,第一師參與長春圍城戰,負責機動防御避免國民黨守軍突圍。隨后,該師轉戰全國,更代表全軍騎兵參加了建國大典上的閱兵儀式,成為真正的第一號騎兵部隊。1947年5月1日至1949年4月30日,內蒙古騎兵部隊與國民黨正規軍及地方軍作戰633次,斃傷俘敵19875人,繳獲各種炮69門、輕重機槍132挺、長短槍8359支、各種炮彈1203發、子彈68935發、戰馬20082匹,擊毀敵機一架。
在朝鮮戰爭中,由于當地主要為山地地形,騎兵可以發揮的空間很小,騾馬只能夠作為運輸使用,因此當時國內的十多個騎兵師并未參戰。只有騎兵第3師23團于1951年4月改編為炮兵團,后改稱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炮兵第210團參加朝鮮戰爭。在戰爭期間,這支炮兵部隊經常使用蒙古語傳令或者通信,被美軍情報部門截獲后判斷為蒙古國派出的軍隊,提出外交抗議,鬧出了國際笑話。
朝鮮戰爭結束之后,西北地區以及藏區曾經多次發生境外勢力煽動的叛亂活動,當時部署在蒙古以及西北的少數民族騎兵部隊,又發揮了關鍵的作用。隨著技術的發展,騎兵部隊作為主力突擊力量的作用逐漸失去,讓位給機械化步兵。騎兵第一師在1969年珍寶島戰役之后,改編為陸軍第8師,自此以后中國騎兵的輝煌時代宣告過去。剩余的騎兵部隊開始逐漸被裁撤或改編,僅剩余少數作為邊防守備部隊,負責邊防的巡邏和秩序維護。畢竟騎兵部隊的使用成本低于裝甲車輛,并且在某些惡劣地形和氣候情況下,具備較強的通過能力。然而,隨著解放軍直升機部隊的擴充以及新型全地形車的裝備,騎兵的剩余優勢也已經不再明顯。
如今,僅有內蒙邊防保留了一個騎兵營,作為邊境守備部隊使用。在訓練和裝備方面,也不再有專門的騎兵作訓裝備體系。
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深處駐訓的某騎兵營進行訓練
作為儀仗隊的騎兵
在威廉王子的婚禮現場,列隊護送婚禮車隊的正是英國皇家近衛騎兵團的騎兵儀仗隊。這支部隊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軍團之一,同時也是英國現役部隊中唯一的騎兵部隊。
該部最早出現于公元1635年,當時英國國王查理二世被流放荷蘭,在當地組建了自己的衛隊并反攻英國奪回了王位。這支幫助他重登王座的衛隊自然也就成為當時英國最重要的陸軍部隊,番號為第一近衛團。第一近衛團曾在1815年滑鐵盧戰役中擊敗了拿破侖的擲彈近衛軍,贏得光輝的戰績并從此戴上了熊皮帽,以紀念這次強軍之間的對決。在日常勤務活動中,英國皇家衛隊保持了滑鐵盧戰役中的猩紅色緊身短上衣,以及證明自己榮耀的熊皮帽。這種在今天看來略顯卡通的服裝,卻是皇家近衛團的獨特標識,到英國的游客非常喜歡和白金漢宮門口的皇家衛隊士兵合影。
皇家近衛團的騎兵隊約有1500人的規模。他們的戰馬為賽馬級的純血馬,不僅血統高貴,而且外觀俊朗高大?;始倚l隊的騎兵也同樣是全陸軍挑選出來的俊朗青年,身高也要求盡量一致。
皇家衛隊的騎兵不僅要掌握禮儀性的騎術,還需要操作中古時代的前膛馬拉牽引火炮,作為禮炮使用。這使得皇家衛隊的表演充滿了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感覺。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皇家衛隊是一支洋娃娃部隊,他們同樣需要接受英國陸軍的標準訓練并掌握現代武器操作。英國參加的所有戰爭中,皇家衛隊均有參與。在威廉王子大婚之時,參與禮儀護衛的就有剛剛從阿富汗撤回的威爾士衛隊第一營。
皇家衛隊和騎兵團是英國陸軍中的表率,然而近年來卻出現了諸如偷吃女王堅果、集體吸毒、嫖娼以及丟失槍械等多宗丑聞,使得這支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部隊陷入前所未有的榮譽危機。
除了英國皇家近衛騎兵之外,法國憲兵騎兵隊也是歐洲歷史悠久的騎兵部隊。每年法國凱旋門閱兵時,這支騎兵會和英國皇家近衛騎兵一樣,穿著中古時代的制服、騎著戰馬閃亮登場。早在1778年,法國憲兵隊就擁有多達4000名騎兵,因此該部也堪稱歐洲歷史悠久的部隊。除了具有禮儀作用之外,憲兵騎兵隊也同樣承擔維護法國國內治安的工作。法國憲兵騎兵隊訓練嚴格、騎術精良,被警政當局視為防暴行動中的終極力量。在大型活動以及示威游行中,該部經常被部署在熱點地區作為彈壓主力。
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深處駐訓的某騎兵營進行訓練
各種神奇的騎兵
盡管騎兵現在多被視為禮儀性部隊存在,然而在戰爭中仍舊經常出現騎兵的身影。
“9·11”事件爆發之后,美軍特種部隊迅速被派往阿富汗執行擊敗塔利班的任務。當時負責與阿富汗北方聯盟軍隊協同作戰的美國陸軍特種部隊,主要任務就是引導戰斗機攻擊塔利班軍隊,他們日常行動必須和北方聯盟的戰士們在一起。這些綠色貝雷帽發現,騎著騾馬遠比徒步要靠譜,為此美國國防部還特意采購了一批適合山區活動的騾馬,用大型運輸機從本土運往阿富汗。武裝到牙齒的現代特種部隊,背著最先進的衛星通信設備和激光指示器,騎在騾子上穿行于阿富汗山區之中。這樣的場景看起來很滑稽,卻在現實戰爭中真實存在。
事實上,在山地作戰中,騾馬確實遠比現代化的運輸工具更為靈活。只要有草或者樹木以及干凈的水源,這些牲畜就能存活并繼續跟隨作戰。在阿富汗這樣的貧窮落后地區,騾馬遠比需要油料補給的全地形車更為可靠。
德國山地部隊仍舊大量使用騾馬作為山地運輸的主力,雖然士兵主要以徒步和直升機機動為主,卻使用騾子馱運彈藥、反坦克導彈以及迫擊炮等重型裝備。有趣的是,瑞士山地部隊也同樣以大量騾子或者驢作為山地運輸工具,他們甚至還保留專業自行車部隊,以便在山間公路機動。這樣看來,美軍在阿富汗使用騾馬運輸,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騾、馬、驢這些常規的騎兵“座駕”只是現代騎兵的一部分,還有很多神奇的騎兵座駕也存在于軍隊中。例如,在每年的印度閱兵式中,都會出現駱駝騎兵。該部屬于印度邊境安全部隊,由于印度與巴基斯坦接壤的地帶存在大量沙漠地區,所以使用駱駝進行巡邏和機動也不失為一種選擇。除了印度之外,卡塔爾等中東國家也存在大量駱駝騎兵。在沙漠中,駱駝的作用顯然大于馬匹。
除了駱駝,泰國軍隊中還保有少量的大象騎兵。泰國古代象兵屬于最高級別的重裝騎兵,是泰國王室直屬的最強部隊,因此保留部分象兵象征著對歷史的一種追憶。在東南亞叢林地區,大象仍舊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遠途運輸工具,他們不僅能夠輕松地在密林中穿行,對沼澤和水網的通過能力也遠遠強于現代車輛。因此,緬甸、泰國等國家的軍隊也會少量征用大象作為叢林巡邏隊的輔助裝備。
隨著時代的發展,騎兵早已不再是戰場上最強大的突擊力量,在一般戰爭中甚至已經沒有什么用途。然而,在復雜的地形中,各種神奇的騎兵仍舊可以發揮現代機械化部隊無法替代的積極作用。同時,具有悠久歷史的騎兵部隊,也是一種榮譽的象征,適當地保持一部分作為禮儀部隊使用,對于部隊的榮譽教育至關重要。這也是老歐洲軍隊仍舊保持少量騎兵部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