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比特幣銀行業務提供商Coinkite的兩位創始人展示自己設計的比特幣刷卡機
尋找他的過程就像偵探小說
一直以來,在比特幣的粉絲和媒體間流傳的故事是:一名日本天才程序員以“中本聰”為筆名,創造了比特幣。但經歷了兩個月的調查,訪問了中本聰的親人和參與比特幣研發的核心人員,美國《新聞周刊》指出,中本聰是比特幣之父的真名,他是一名64歲的日裔美籍工程師。
當記者在警察的陪同下敲開中本聰的家門時,這位傳聞中的比特幣締造者看起來有些羞赧,還有幾分慍惱。
他穿著一件皺巴巴的T恤、舊藍色牛仔褲和白色運動襪,沒有穿鞋,似乎是匆忙出門。他的頭發蓬亂,眼神恍惚,好像幾個星期沒有睡覺一樣。
他“帶著輕蔑的眼神站在那里,也有幾分倦意”。
如果說眼前的這個男人發明了世界上最成功、使用最廣泛的電子貨幣——比特幣,其最高交易額可達每天近5億美元,這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
中本聰低頭,凝視著人行道,態度堅決地拒絕回答記者的問題。
“我不再牽涉其中,無法評論,”他說,“我已經將它轉交給其他人,現在由別人負責,和我再也沒有絲毫關聯?!?/span>
記者莉亞·麥格拉斯·古德曼尋找中本聰的過程,和偵探小說有幾分相似。
從美國國家檔案署的資料中,古德曼找到了數名名為“中本聰”的日本人。經過與先前資料的對比,又采訪排除了幾個懷疑對象,她將目標鎖定為這位工程師。
他愛好收集火車模型,年輕時曾經在美國和英國購買。記者通過一個出售火車模型的的公司得到了中本聰的電郵地址。
一開始,他們在郵件中討論如何用電腦設計工藝改進火車模型,這需要非常好的數學基礎,而這正是中本和他的家族所擅長的。
不過,當古德曼開始提出關于比特幣的問題時,中本聰立刻終止了回復,并且拒絕了一切電話采訪的請求。后來,古德曼直接找到了中本聰的家,這是美國洛杉磯圣貝納迪諾山腳下的一座簡陋的房子。中本的第一反應是報警。
“什么?”當聽到記者找上門的原因時,警察也有些猶疑,“這家伙發明了比特幣?看起來他過著相當樸素的生活?!?/span>
中本聰守口如瓶,這次面談不歡而散,但古德曼堅稱她找到了真正的“比特幣之父”,中本聰的回答是對這個身份的默認。
《新聞周刊》的報道刊出之后,大批媒體擁至中本聰家門前,門鈴和電話再也沒有停過。3月6日,中本聰出面接受了美聯社兩個小時的專訪,不斷強調自己與比特幣無關,甚至從來沒有聽說過比特幣,直到3周前兒子向他提起這件事。
他還解釋,他所說的“不再牽涉其中”,意思是他不在工程界了,卻被誤解成他曾經參與比特幣的設計,而今已不再與之有關。
重慶,一位比特幣玩家通過挖礦機來獲取比特幣
他一輩子癡迷于錢和秘密
盡管中本聰堅決否認自己和比特幣有關,古德曼仍堅稱自己沒有找錯人?!缎侣勚芸返膱蟮琅读酥T多關于中本先生的細節,力圖證明他就是真正的中本聰。
中本聰出生于1949年7月的日本別府,在家中排行老大。他曾經歷兩次婚姻,膝下有6個兒女。目前,單身的中本聰和93歲的母親一起居住。
在過去的40年中,中本聰從不在生活中用他的真名。根據美國洛杉磯地方法院1973年的檔案,他23歲從加州州立理工大學畢業。從那時起,他不再使用“聰”這個名字,而用“多利安·S·中本”來簽名。畢業后,中本聰進入休斯飛機公司,從事防御和電子通訊方面的工作。
他是一個典型的極客(略帶偏執的科學狂人)。中本聰最小的弟弟、同樣在休斯工作的亞瑟·中本說:“他是我見過唯一一個會在面試時告訴面試官他是個白癡的人,并且證明了這點?!?/span>
中本聰的親人形容他是一個極度聰明、情緒化、很看重個人隱私的男人。他沉默寡言,習慣在打電話時擋住屏幕,發郵件時隱去名字。他一輩子癡迷于兩件事:錢和秘密——這正是比特幣的精髓。
“他極度專注于自己的思考方式,”亞瑟說,“他的工作是機密,絕對不會承認他創造了比特幣?!?/span>
中本聰的前妻格蕾絲·米歇爾回憶,前夫“不怎么談及工作”,工作飄忽不定,曾經為美國軍方項目服務。
他26歲的女兒艾琳·米歇爾說,父親“對政府、稅收和官員十分警惕”。她還說,父親是一個永遠在工作的狂人,總愛滔滔不絕地談論政治和事實。他自己組裝電腦,并且引以為傲。他的辦公室保持上鎖,如果有人碰了他的電腦,一定會惹上麻煩。
親人表示,對中本聰和比特幣的關系并不知情,但如果這一切是真的,也不必對他的低調感到意外?!拔铱吹贸鰜砀赣H正在從事一項杰出的事業,卻不承認它的偉大影響,”艾琳說。中本聰的弟弟Tokuo Nakamoto也承認,“他對待事業一絲不茍,但非常害怕站出來面對媒體,所以請你原諒他?!?/span>
中本聰
他有約值4億美元的比特幣?
不同于傳統貨幣,比特幣是一種存在于計算機代碼中的貨幣,它沒有實物,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其高度自由的流通性、去中心化的理念和驚人的升值空間吸引了不少支持者。
它可以在世界各地交易,而不需經銀行之手,也不需繳交手續費。同時,由于這種貨幣只存在于計算機中,它的擁有者可能會因硬盤損壞或是密鑰被盜而遭受損失。
今年2月,比特幣全球大型網上交易平臺Mt.Gox申請破產。因遭黑客入侵,85萬比特幣被盜一空,其損失約合4.8億美元。
盡管如此,比特幣的粉絲依舊對其趨之若鶩?!皹O客們對比特幣的出現興奮不已,純粹是因為它是處理金融業務最高效的方法,”比特幣基金會首席科學家、47歲的加文·安德森說。他承認,比特幣使用方便的特點也會導致它容易被盜。不過,“對于那些試圖跨境匯款的人來說,你會發現用比特幣交易是多么的容易——就如同發一封郵件那樣簡單?!?/span>
2008年11月1日,一篇行文艱澀、長達9頁的論文在網上發表,落款為“中本聰”。該文提出了一種“能讓網上交易直接從一方到另一方,無需經過任何金融機構”的“電子現金”。它向整個銀行業、金融機構和現存的貨幣體系提出了挑戰。
2009年,比特幣正式問世。中本聰通過加密算法在計算機網絡原理中的運用,設計了Bitcoin的挖掘機制,人們可以通過“挖礦”來獲取比特幣。這種貨幣的價值波動很大。短短數年間,比特幣從最初幾乎一文不值,逐漸被人們接受,到2011年風靡全球,其價格也水漲船高。最早進入比特幣領域的掘金者賺得盆滿缽滿。
25歲的芬蘭籍程序員馬爾提·馬爾米是最早的“掘金者”之一,他在2011年賣掉了手中的比特幣,買了一間漂亮的房子,“但如果留到今天,我可以買100間漂亮的房子?!?/span>
從比特幣面世的那天起,就有一臺計算機在進行挖礦工作,盛傳這臺電腦是中本聰的。外界估計,比特幣的創造者擁有的比特幣約值4億美元——這顯然與圣貝納迪諾山腳下的小房子不太相稱。
如果當真坐擁4億財產,中本聰為什么要保持一種簡樸的生活呢?個中原因恐怕只有他本人才知道了。
他為什么一直保持低調
對于研發比特幣的圈內人來說,中本聰的真實身份一直是個謎。他始終保持低調,只用郵件和網站交流,甚至沒有人聽過他的聲音。不過,和他工作過的人可以從細節中窺見其蛛絲馬跡。
“每個看過他的代碼的人都可能得到這個結論:中本聰是一個人在工作,”安德森說,“從頭算來,我們大概重寫了70%的代碼。它就像一個大的毛團,在初始層面看來非常緊湊、寫法上乘,可是組合在一起卻顯得凌亂不堪?!?/span>
中本聰的英文寫作并不標準,夾雜著大小寫,全稱與簡寫,標準英語和方言。他可以在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間轉換自如,根據讀者的不同而調整。格蕾絲·米歇爾說,這正是她前夫的寫作習慣。這很有可能是源于收集火車模型的愛好,中本聰在少年時代從英國購買了不少模型。她進一步推測,中本聰創造比特幣的最初動力,可能是因為在購買模型時,跨國匯款飽受銀行手續費和高匯率的折磨,“他總是抱怨這些?!?/span>
據安德森稱,他在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曾與中本聰密切合作。
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安德森與比特幣的創始人頻繁通信,每周要花40個小時來修改比特幣代碼,但中本聰始終對自己的真實身份守口如瓶。合作伙伴如安德森,亦從未聽過中本聰的聲音,因為他們甚至從不用電話交流。
“他是這樣的人,如果你犯了無心之過,他可能會罵你是白癡,從此以后再也不和你說話,”安德森說,“不過話說回來,那時并不確定創造比特幣是一件合法的事情,所以他要保持匿名身份?!?/span>
同時,中本聰無視安德森所有關于他的私人問題,包括他來自何方和專業背景,以及“中本聰”這個名字究竟是筆名還是真名?!八騺聿粣劢徽?,我們只談論代碼?!?/span>
2011年,安德森和中本聰的交流變得不再頻繁,他們之間產生了分歧。在一封中本聰于4月26日發給安德森的郵件中,這位“比特幣之父”說:“我希望你不要再談論我,說得好像是個暗處的神秘人。媒體只會從‘山寨貨幣’的角度看待比特幣?!彼麆癜驳律灰诠娒媲坝懻摫忍貛?,而應該給予開發人員更多信任。
安德森回復道,他同樣不滿于外界對比特幣的誤解,但他將受邀參加一個演講,希望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傾聽外界的意見,來更好地完善它。自那以后,中本聰停止回復郵件,他的身影從比特幣的世界中慢慢消失。
不少工程師認為《新聞周刊》的報道毫無可信度,因為比特幣的創始人不可能使用自己的真名,這與他高度匿名的形象不符?!斑@篇報道和過去那些試圖發現中本聰真實面目的文章沒有多大不同,”知名的比特幣開發人員Jeff Garzik寫道,“它并沒有提供可靠的證據,證明是他設計了比特幣?!?/span>
一直以來,對比特幣創始人真實身份的猜測層出不窮,但對于為其工作的人來說,這并不重要。他們不需要一個真實存在的“中本聰”,這是一個沒有領導者的項目,也是運營電子貨幣最好的方式。
“當程序員聚集在一起時,我們并不會討論中本聰是誰,而會談論我們應該買入更多的比特幣?!卑驳律f,“我們對此好奇,但老實說,我們并不在意?!?/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