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享家”的星辰大海
當全球首富決定“出走”,目的地會是哪里?
答案是星辰大海。
對于亞馬遜(Amazon)創始人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而言,“星辰大?!辈辉僦皇且环N文字意象。據4月發布的2021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過去一年,貝索斯的財富膨脹了640億美元,達到1770億美元。
5月,他剛剛被曝出將成為一艘超級游艇的主人。這艘游艇即將完工,造價超5億美元,長127米,配有三個巨大的桅桿,“若把船身豎起來,高度堪比胡夫金字塔?!?/p>
僅僅一個月后,6月7日,貝索斯在Instagram上宣布,他將成為旗下航天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的首批太空乘客,乘坐亞軌道飛行器New Shepard,進行一場11分鐘左右的太空旅行。
相比大海,貝索斯對太空的熱情由來已久。
在宣布載人計劃的視頻中,貝索斯展示了一張他孩童時期的照片。那是一個頭發茂密卷翹的男孩,上身略顯瘦削,穿一件寬大的紅色T恤,雙臂張開,雙腿套著深藍色牛仔褲,伸得筆直??扉T按下的瞬間,男孩正從一個旋轉滑梯滑下?;莸闹黧w印有“USA”字樣,像是一個火箭模型。男孩杰夫嘴巴大咧,眼鏡背后,滿眼興奮。
“五歲起,我就一直夢想著去太空旅行?!必愃魉乖谝曨l里說。他說的是1969年,那年的7月20日,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等三名宇航員搭乘阿波羅11號飛船完成了人類首次登月。52年后,貝索斯將自己的首次太空旅行安排在了同一天。
貝索斯邀請了他的弟弟、也是他“最好的朋友”馬克·貝索斯(Mark Bezos)一起參與這場“最偉大的冒險”。馬克·貝索斯今年53歲,比哥哥杰夫·貝索斯小5歲。根據馬克·貝索斯LinkedIn 頁面簡介,他“在多家科技公司出任董事,并擔任貝索斯家族基金會主任”。此外,馬克·貝索斯還曾在紐約州韋斯特切斯特郡擔任過十幾年的志愿消防員。
除了貝索斯兄弟,此次太空旅行的另一個“席位”會以競拍的形式確定。美國時間6月12日,為期一個月的競拍結束,最終該席位以2800萬美元的高價拍出,獲勝者的姓名尚未公布。根據藍色起源公布的信息,早在6月7日,在線競標就已吸引了來自143個國家的近6000位競標者。
▲2001年,美國商人丹尼斯·蒂托 (Dennis Tito)(左一)乘坐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 圖 / NASA
過去幾十年,許多富豪都曾兌現過自己的太空情結。早在2001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商人丹尼斯·蒂托 (Dennis Tito)就曾乘坐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他為這趟為期8天的太空之旅支付了2000萬美元(注:按照當時的匯率,費用超過1.6億元人民幣)。
十周年紀念時,丹尼斯·蒂托曾為BBC撰文,“(事后)我常想,即便(那場太空旅行)會讓我傾盡所有,余生僅靠社保金度日,我也是快樂的……那種完滿的感覺會讓你覺得,余生的其他經歷都只是附加?!?/p>
貝索斯雖然不會是首個太空游客,卻有可能成為首個親身體驗到自己投資的火箭技術的商業大亨。在財富、權力和技術發展等推動下,童年的夢想正在逐步實現。在6月的《經濟學人·商論》中,貝索斯被形容為“夢享家”。對于“夢享家”來說,這種乘坐自家火箭的快樂,或許遠勝一張“太空游客票”。
▲貝索斯與藍色起源團隊在試驗成功降落的火箭助推器前慶祝 圖 / Blue Origin
如果計劃順利,7月20日,貝索斯將乘坐New Shepard的6人座載人艙,在一座59英尺長(注:約17.98米)火箭的助推下,加速上升,期間,乘客將承受三倍以上的重力加速度。在距地面約76公里的高度,助推器將與載人艙分離。載人艙繼續上升,直到越過距地面超100 公里的卡門線(注:Kármán Line,卡門線由國際航空聯合會認定,用于劃分外太空與地球大氣層)。
▲六人座載人艙內部 圖 / Blue Origin
在到達最高點后,載人艙將逐漸下降,并在三個降落傘的輔助下回到地球,降落在美國西德克薩斯的荒漠地帶。助推器也會被回收。在到達最高點前后,乘客將有約三分鐘的失重體驗,他們還能透過座位旁寬敞的窗戶,看到暗黑的宇宙深空和彎曲的地平線。
“只有 569 人曾飛越卡門線。有了New Shepard飛船,我們將帶來顯著改變?!?021年5月,在首次宣布7月20日的載人計劃時,藍色起源的銷售總監Ariane Cornell表示。
7月20日,New Shepard會迎來新一次飛行。這次坐在傾斜的黑色真皮座椅上的,將不再是Mannequin Skywalker——用于撞擊試驗的假人模型,而是那個在高中畢業演講時就宣稱要“為兩三百萬人建立外太空殖民地”的杰夫·貝索斯。
?
“這不是僅為富人設計的消遣”
或許在貝索斯看來,成為New Shepard的第一批乘客,是舍我其誰的“偉大冒險”,但對于亞馬遜的投資者,這仍是不得不關注的風險事件。
▲2021年4月14日,搭載New Shepard的火箭再次成功發射 圖 / Blue Origin
長久以來,在亞馬遜財報的“核心管理層變動風險”部分,貝索斯都是唯一被提及姓名的高管。不過,2021年4月發布的一季度財報中,貝索斯名字前的措辭由“particularly(特別是)”變成了“including(包括)”。這一微妙的變動被視為亞馬遜管理層權力轉移的表現。
變動的消息最早由貝索斯在2月的一封公司內部信中宣布:“我將在今年第三季度轉任亞馬遜董事會執行主席,安迪·賈西(Andy Jassy)將擔任首席執行官?!卑驳稀そ芪鞔饲笆莵嗰R遜云業務(AWS)負責人。
5月,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貝索斯進一步宣布將于7月5日正式卸任CEO,這一天恰好是亞馬遜 27 年前成立的日子。卸任后,貝索斯將投入更多時間到包括藍色起源在內的其他項目。
雖然貝索斯從未放下過自己的太空夢想,但直接推動藍色起源誕生的,是一部1999年上映的美國電影。這部名叫《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的電影改編自前美國宇航局工程師霍默·??罚℉omer Hickam)的回憶錄《火箭小子》(ROCKET BOYS)。電影講述了一個礦井小鎮的普通高中生在廢棄的煤渣場建立火箭發射基地、最后實現夢想的勵志故事。
電影結束后,貝索斯向一同觀影的好友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提及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創辦一家航天公司?!凹热蝗绱?,為什么不現在就行動?”科幻作家斯蒂芬森回說。一年后,貝索斯創立了藍色起源。
藍色起源現階段的目標是通過可重復使用的發射系統,讓太空旅行變得便宜、頻繁且方便。在貝索斯看來,這是讓人類有能力離開地球的前提,隨著能源消耗逐年增加,離開地球或許是人類持續繁榮的選擇。
▲2021年4月14日,New Shepard載人艙在三個降落傘的輔助下返回地面 圖 / Blue Origin
2016年,藍色起源首次對記者敞開總部大門。當時,貝索斯這樣形容他想象中的未來,“讓地球的大部分地區回歸更自然的狀態”,“大學、住宅和輕工業?!彼麑⑻章眯幸曌魉{色起源商業化的第一步,“這不是僅為富人設計的消遣,而是推進新技術發展的必經之路,就像早期飛機和電子游戲的發展刺激芯片技術不斷進步一樣?!?/p>
藍色起源成立的最初幾年,一直是一家低調而神秘的公司。即便在2005年,貝索斯宣布了自己的火箭開發計劃,外界也對此知之甚少。期間,最引人注目的新聞出現在2003年,發生了一場險些危及貝索斯性命的事故。
2003年3月6日上午,德克薩斯州西南部偏遠地帶,一架五人座的小羚羊直升機載著貝索斯一行人考察。他希望購置一片荒漠牧場用于藍色起源項目的發射和測試。
那年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39歲的貝索斯還遠談不上閃耀,他以25億美元的身價排名第147位,凈資產是首富比爾·蓋茨的6%。然而,2003年依然意義非凡,創立8年來,亞馬遜首次實現了年度盈利。
《華盛頓郵報》記者克里斯蒂安·達文波特(Christian Davenport)在《太空巨頭:埃隆·馬斯克、杰夫·貝索斯和占領宇宙的征程》一書記錄了這場事故的部分細節。
當時,貝索斯正在參觀一處峽谷。山區天氣善變、常有陣風,出發前曾有當地人建議他們騎馬考察??蔀榱吮M快趕回公司,貝索斯希望將考察時間壓縮在幾小時內,最終選擇了直升機。
就在直升機從峽谷起飛不久、準備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時,上升中的直升機在一陣強風的影響下,突然失控下墜,撞到一個小土丘后,翻倒在一處淺溪中。旋轉葉片和尾槳均不同程度受損。幸運的是,除一人脊椎骨折外,包括貝索斯在內的其他人都只受了輕傷。
一年后,在接受商業雜志《Fast Company》采訪時,貝索斯回憶起那次事故,語態輕松?!叭藗兂Uf(在你生命極其危難的時刻),過往的人生經歷會在腦海中快速閃過”,但在墜落前的幾秒,貝索斯的腦海里只有一個念頭——“這真是一種愚蠢的死法?!?/p>
“如果說有什么收獲,就是日后盡量避免乘坐直升機吧,它們不像固定翼飛機那么可靠?!闭f完這話,貝索斯“歇斯底里地大笑”, “仿佛和死神擦肩而過,是他能想象到的最有趣的事”,《Fast Company》的記者Alan Deutschman這樣描述他眼前的場景。
或許貝索斯并未受到當年事故的影響,但要實現自己的太空夢想,安全仍是第一要務?!鞍踩?,我們的首要目標”也被寫在了藍色起源網站的顯著位置,“New Shepard已連續 15 次成功執行任務,其中包括 3 次逃生測試,表明機組逃生系統可以在任何飛行階段安全啟動?!?/p>
至少2800萬美元的競拍價代表了支持者的信任。畢竟,還有什么比首富創始人親自下場更好的背書呢?
?
烏龜賽跑
2016年,首批參觀藍色起源的記者大都對該公司的盾徽紋章印象深刻。
盾徽紋章最早出現于中世紀,用以辨別家族或機構的身份,如今仍被許多機構和個人使用,通常由一個盾牌、支撐物、飾章及銘言組成。
除了兩只相對而立、仰望天體的烏龜,還有一個帶著翅膀的沙漏,沙漏兩側的飄帶上寫著藍色起源的座右銘——“Gradatim ferociter”。這是一句拉丁文,字面意思大概是“兇猛向前,一步一個腳印”。
貝索斯對藍色起源的理念設定和發展設想,或許可以從一系列精心甄選的意象中讀出一二。比如藍色起源的標志,一片羽毛,“是完美飛行的象征,代表自由、探索、流動和進步”;比如帶著翅膀的沙漏,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墓地標志,意喻人類生命的流逝,以及翻轉后新的開始;比如烏龜,出自龜兔賽跑的故事,貝索斯的解讀是“慢意味著平穩,而平穩就是一種快”。每次New Shepard的乘客艙著陸后,工作人員都會在艙門噴涂一只烏龜的圖案,并附上測試任務的代碼和日期。
雖然在外界看來,貝索斯在離任亞馬遜CEO16天后,就開啟首次太空旅行,多少有些突然,但這很難說不是一場行業競爭白熱化的序幕。
▲從載人艙窗口看到的景色 圖 / Blue Origin
藍色起源將自己定位為“兇猛的烏龜”,可這一領域從不缺乏“兇猛的兔子”。那些步伐迅速的競爭者會不會是龜兔賽跑里的那種“兔子”,不得而知,但顯而易見的是,長期以來,藍色起源都不是該領域最亮眼的明星企業。
提起太空創業,大眾最先想到的大多還是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即便后者比藍色起源的創立還要晚兩年。馬斯克也是特斯拉(Tesla)的CEO。在2021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上,貝索斯和馬斯克分列前兩位,資產均超過1500億美元。
根據公開資料,SpaceX的投資者包括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以及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等。2021年4月,SpaceX提交的公開文件顯示,其在過去兩個月陸續通過股權融資籌集了約11.6億美元。CNBC的消息則稱,SpaceX的估值已飆升至740億美元,相較去年8月,上漲了約六成。
對于這一代科技大亨來說,遼闊的太空更能滿足伴財富而生的使命感,特別是當使命的實現是門不錯的生意時。
近年來,貝索斯一直公開宣稱,藍色起源是他“最重要的工作”,“無論是亞馬遜還是其他業務,其重要性都無法與之匹敵?!痹?018年的一次采訪中,貝索斯將亞馬遜比作一張“彩票”,宣稱自己會每年減持約10億美金的亞馬遜股票,以資助藍色起源。
過去十幾年來,貝索斯和馬斯克在這一領域的競爭不斷升級。即便是項目取得各種階段性進展后,雙方在社交網站上互相道賀,字里行間也經常暗藏“刀光劍影”。
雖然這場競爭的舞臺看起來足夠大,但發生在地球上的一切,依然受制于有限的資源,無論是無形的聲譽、影響力,還是有形的政府資金或資源支持等。
據美國航天領域投資機構Space Angels在2019年發布的調研報告,2000至2018年間,67家航天創業公司共計從美國政府獲得 72 億美元的投資。SpaceX是最典型的受益者,在其創立的頭十年,SpaceX消耗的資金一半來自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訂單。
藍色起源和SpaceX最近的沖突發生在2021年4月。4月中旬,NASA宣布將選擇SpaceX的Starship(星艦飛船)來執行其歷史上首個商業月球登陸計劃。這意味著,SpaceX淘汰了藍色起源和Dynetics這兩家競爭對手,拿到了一份價值28.9億美金的獨家合同。
2020年10月,NASA首次公布“阿爾忒彌斯”(Artemis)登月計劃,要在2024年再次將宇航員送上月球——這將是自1972年阿波羅17號以來的首次載人登月。按照當時的規劃,NASA將至少在這三家競爭企業中選擇兩家,以保持競爭氛圍??蔁o奈后期國會通過的款項僅為NASA上報預算的一小部分,后者最終選擇了SpaceX,主要原因是“報價最低”。
然而,藍色起源和Dynetics并不打算平靜接受。結果公布后,二者相繼向美國政府問責局 (GAO)提出抗議。
藍色起源認為,NASA在得知其預算大幅縮水后,并沒有給予所有競爭者修改競標價格或調整提案的公平機會,“(NASA)在(射門)最后一刻移動了球門柱?!边@并非美國政府問責局第一次接收到針對NASA主要合同的抗議,SpaceX也曾在2019年提出過抗議。
目前,NASA已暫停與SpaceX的合同執行,直到8月4日美國政府問責局做出裁定。這意味著SpaceX尚無法獲得合約的首批資金。除了抗議,藍色起源還在積極游說其在國會的盟友,繼續爭取NASA的訂單。
對此,馬斯克在社交網站推特上做了簡短但意味深長的回應,暗指藍色起源在火箭發射技術上落后于SpaceX。在給貝索斯旗下報紙《華盛頓郵報》的回應聲明里,馬斯克進一步表示,“要想藍色起源獲得成功,他(貝索斯)就需要全職經營。坦率地說,我希望他這樣做?!?/p>
接下來的幾個月,圍繞超級訂單該如何分配,暗戰與博弈還將繼續,并將一直延續。
▲貝索斯 圖 / IC photo
不過對于億萬富翁夢們為人類描繪的未來圖景,部分民眾似乎并不“領情”。就在貝索斯宣布“偉大冒險”的第二天,美國政治傾向偏左的非盈利新聞網站ProPublica就曝出了貝索斯等超級富豪的稅務數據。
據ProPublica介紹,美國聯邦所得稅的稅法規定,美國人需要為投資分紅、股票變現等實際收入繳稅,但不必為仍持有而尚未變現的股票或房產等資產的增值部分而繳稅。依據ProPublica獲得的美國國稅局數據顯示,從2014到2018年間,貝索斯的實際財富暴增了990億美元,但他所繳納的稅款僅為9.73億美元,核算下來,首富的“真實納稅率”僅有0.98%。與之對應,巴菲特和馬斯克的“真實納稅率”分別為0.1%和3.27%?!巴趦?,一個美國中產家庭的財富大約增長了6.5萬美元,5年的聯邦所得稅總額卻高達6.2萬美元,‘真實納稅率’達到95%”,ProPublica指出。
報道發布后不久,一位用戶名為“Ric G”的美國網友線上呼吁“阻止貝索斯回到地球”。截至6月22日中午,已有超68000人簽名支持,并在持續增長中。
美國天文學家、作家卡爾·薩根 (Carl Sagan)曾在《暗淡藍點》一書中寫道,“天文學有益于人類塑造謙遜的品格?;蛟S再沒有比遠望這個暗淡藍點更讓人意識到自負的愚蠢?!?/p>
或許待7月20日,貝索斯平安歸來,他會親自在艙門噴涂上一只新的烏龜,無論那象征著野心還是謙遜。
(參考資料:CNBC、《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Fast Company》《大西洋月刊》、Business Insider、Geekwire、財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