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otx7r"><sub id="otx7r"></sub></s>
    <ol id="otx7r"></ol>
  • <strike id="otx7r"><blockquote id="otx7r"></blockquote></strike>
    1. <strike id="otx7r"></strike>

      <strike id="otx7r"></strike>

        一個印度中產年輕人眼中的 “疫情海嘯”

        稿源:南方人物周刊 | 作者: 陳洋 日期: 2021-05-24

        “目前,昆梅拉節正在恒河畔的赫爾德瓦爾舉行,上百萬印度教徒仍在那里聚集” “就算幾周后每日新增確診病例達到50萬例,我也不會驚訝”

        本刊記者 ?陳洋 ?編輯 ?黃劍 ?hj2000@163.com

        ?

        Anurag Rana

        4月23日,印度首都地區德里東部,一處簡陋的火化場內,十幾簇明亮的橙色火焰正兇猛地搖晃著火舌,消逝中的生命之火似乎要使出最后一絲力氣,刺穿那黯淡而絕望的夜幕?;鹧嬷車歉嗉磳⑷急M的骨灰和木柴的灰燼。包裹著白布的尸體仍在被不斷抬進這座垃圾遍地的火化場,等待被露天焚燒。抬尸體的幾十人里,只有零星幾個穿著看上去并不嚴實的防護服,其他人戴著口罩,面目模糊。攝影師Atul Loke按下快門,記錄下這一瞬間。

        次日,這張照片登上了《紐約時報》,然后通過社交網站闖入國際視野。靜態的照片背后,印度的第二波新冠疫情正在以山呼海嘯之勢席卷而來,讓這個擁有13.6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瀕臨崩潰。

        4月25日中午,印度總理莫迪在一檔廣播節目中表示,當前印度正在面臨的第二波疫情“猶如暴風雨般讓整個國家動搖”,“我們的許多親人離開了,我們的耐心和痛苦承受能力面臨著嚴峻考驗?!?/p>

        印度的第一波疫情始于2020年3月至4月,并在半年后的9月達到頂峰。此次的第二波浪潮自2021年2月中旬開始,疫情發展速度已超越去年。

        據印度衛生部2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該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1763.63萬例。在過去24小時內,印度新增確診病例32.31萬例,連續6天單日新增超30萬例,早已打破此前美國創造的29.7萬例的單日新增病例世界紀錄;同時,印度26日新增死亡病例2771例,累計死亡19.79萬例。

        而由于檢測能力有限等原因,這些數據可能被嚴重低估。據印度政府25日的預測,該國的這一波疫情可能于5月中旬達到峰值,屆時每天新增確診病例將高達50萬例。

        4月25日下午,本刊聯系到一位生活在印度北部城市古爾岡的年輕人,希望通過他的視角,近距離了解印度疫情的發展現狀,并探討印度疫情洶涌的緣由和待解的抗疫難題等。以下是Anurag Rana的自述。

        4月23日,印度新德里,民眾帶著氧氣瓶排隊充氧 圖/澎湃影像

        沒人能想到新一波疫情規模會如此之大

        我出生在孟買,今年24歲,目前在一家在線購物公司工作。我居住在距離首都新德里幾十公里外的城市古爾岡(注:古爾岡是印度首都地區的衛星城之一,是北印度最大的IT和高科技中心),今年是我在這里生活的第十個年頭。

        2020年3月中旬起,我就開始居家辦公。最近兩三周,確診病例數量驟增,即便是工作日,小區車位也大多是滿的。對于大多數上班族來說,居家辦公的狀態至少會延續到今年年底。因為從事電商行業,疫情對我工作的影響并不大。即便人們被困在家中,還是需要購物。

        大概從3月底4月初開始,我就知道新一波疫情來了。從新聞公布的數據看,許多之前疫情已經平穩的邦,新發病例數幾乎同時開始大幅上升。不過直到4月中旬,沒人能想到,這波疫情規模會如此之大,如此可怕,幾乎讓整個印度癱瘓。

        2020年政府曾實施全國封鎖數月,根據總理莫迪幾日前的說法,第二波疫情將不會有全國性的封鎖。不過,各邦可能會有自己的政策(注:印度首都新德里首席部長凱杰里瓦爾25日宣布,新德里目前正在實施的“封城”措施將延長一周,至5月3日凌晨5時),比如在古爾岡,晚上10點到次日5點已實行宵禁(急診除外)。古爾岡的確診病例數上漲很快,我們離“重災區”新德里非常近,這也給我們當地的醫院等醫療設施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過去兩周,我花了很多時間在Twitter上查看最新的新聞資訊。許多城市的醫療系統正面臨著嚴重擠兌。我認為他們并沒有準備好,他們也很難準備好。

        事實上,不僅醫療系統嚴重過載,其他相關設施同樣如此,比如火化場。媒體拍攝了大量的照片,尸體被不斷焚燒和埋葬,人們因無法為親人在火化場找到位置而長久等待。(注:根據路透社的采訪,德里非盈利醫療服務機構的一位負責人稱,在去年第一波疫情高峰期,他平均每天協助火葬的尸體大概在8到10具,而在4月20日一天,他們就處理了78具尸體。)

        很多來自德里等城市的人在Twitter上尋求醫療幫助,人們需要病床、藥物和醫用氧氣?,F在很多醫院的氧氣儲存量最多只能支撐兩天。

        但在社交網站上,我也看到許多陌生人之間的溫情和善意。比如,有的人在網友的幫助下成功幫親人找到了一張ICU病床,有的民間組織會給隔離在家的確診患者提供送餐服務,有的醫生會給病床上的患者唱首生日歌,還有寺院會免費給民眾提供氧氣補給……大家都知道政府能做的有限,唯有互相幫助,共渡難關。

        也有黑暗的一面。比如,最近市面上對瑞德西韋和托珠單抗兩種藥物的需求猛增,一些絕望的患者會轉向黑市采購,不良商人便趁機囤積居奇,坐地起價。

        疫情目前主要在中產階級和中上階層中傳播

        我一直在居家辦公,太太是全職主婦,孩子已停課一年多。我們一家相對安全,大多數生活物品都能快遞上門。但每天在電視和社交網站上,我都能看到無數人在痛苦中掙扎,所有人都直接或間接地卷入了這波疫情。

        顯而易見,這種糟糕的狀況在短期內很難扭轉。一些預測認為,一個月后或許疫情增長數量會見頂。所以接下來的兩到三個月,醫療系統的壓力都會非常大?,F在醫院已經爆滿,如果你感染了新冠病毒,那很難在醫院里找到一張床位了,一些其他疾病的患者更是如此。

        我的姐姐和姐夫在3月中都感染了病毒。他們在自己的家庭聚會中被傳染,當中有人后來被確診。每年3月底是印度傳統的灑紅節(Holi Festival,印度教徒的重要節日,人們會用水和各種顏料互相潑撒、涂抹)。今年由于疫情,我們只能在家庭或者小群體內部慶祝了。

        幸運的是,他們可能感染的是一種“溫和型”的病毒。他們都還年輕,只出現了輕微的發燒、無力以及味覺喪失等癥狀,也查出了抗體。他們沒有去醫院,只是在家自我隔離,每天保持健康飲食、多喝水、充分休息,服用了一些普通的感冒發燒藥。一周左右,癥狀消失了,至今沒再反彈。

        我有兩位二十四五歲的朋友也是同樣的情況,分別在去年和前段時間感染過病毒,差不多一周就都康復了。目前我認識的人里,還沒有人因感染新冠而陷入極端絕望的境地,但我在社交網站上一直能看到人們在急切地為朋友、家人尋找ICU病床或者氧氣。

        如新聞里所說,和2020年首波疫情主要在貧民窟傳播不同,新一波疫情目前更集中發生在中產階級和中上階層。我猜想,也許底層階級已經在上一波疫情后實現了某種群體免疫。另一方面,幾個月前國內疫情漸趨穩定,許多中產階級和中上階層開始放松警惕,走出他們的“避難所”,重新暴露在潛在的病毒傳播中。

        相比病毒感染風險,許多社會底層人士更關注收入。我們可以遠程辦公,而他們不得不出去,干一天活,才能掙一天錢。他們不害怕病毒,更害怕封鎖會讓他們重新回到顆粒無收的生活。

        目前,還沒有實施類似去年的全國性封鎖,經濟還是在運轉的,火車和飛機并沒有停運,如果我愿意,我還是可以去印度的任何城市。但在這波疫情之下,很多人會選擇居家,這無疑會給旅游等行業帶來直接影響。經濟究竟會承受多大的壓力,或許要等到幾個月后才能明朗。

        4月22日,印度單日新增確診突破30萬例,此后每天都在刷新紀錄。我們國家有13.6億人口,六七成都住在非常擁擠的環境里??紤]到人口規模和人口密度,就算幾周后每日新增確診病例達到50萬例,我也不會驚訝。

        作為個體,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減少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也要戴好口罩,回來后做好手部消毒。在我們家,大家已經不再去健身房、餐廳、商場這樣的室內場所。那里依然開放,但風險太大。我們也不再和其他家人以及朋友聚會。目前來講,我們的生活還算便利。你可以撥打商店電話訂購一些生活用品,他們會在半小時內把物品送到家門口。在印度的大城市,有好幾家在線零售公司在從事這類生活服務,非常便利。

        今晚(25日)我打算開車出去兜一圈。我已經三天沒有外出了,一直待在家里還是挺難受的。自從疫情嚴重之后,大家用完晚餐就不再出去散步,公園像是被廢棄了,鮮有人煙。

        大人還好,孩子會更難適應這種封鎖生活。我兒子四歲半了,幸運的是,你總有辦法分散這個年紀孩子的負面情緒。疫情之前,我們每天都會帶孩子去社區的公園跟其他孩子玩?!,F在他已經在家上了一年多的網課。對小孩子來說,學習只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因為疫情,他們缺失了很多和同齡人相處、玩樂的時光。

        我們搞砸了,接下來會是空前的危機

        雖然疫情已經暴發一年多,相比2020年初,我們在防疫知識等方面會更有準備,但當新一波疫情席卷而來時,人們還是會恐懼。我們都清楚接下來必須采取更嚴格的個人防護措施,但從國家和政府的層面來看,我們已經搞砸了。

        印度從1月16日開始為民眾接種疫苗。(注:印度和許多西方國家一樣,選擇先為老年人接種疫苗,從60歲以上開始,現在已經進行到45歲以上群體。在4月中旬接受采訪時,考慮到疫情失控以及疫苗接種能力有限,印度公共衛生研究所所長Dileep Mavalankar建議調整疫苗接種方案,優先考慮重災區和年輕人)我父親住在離我100公里外的另一個城市,他已經接種過疫苗,所以情況至少不會太糟。我目前還沒有接種,根據最新的通知,5月1日起,部分邦將開放18歲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種。我認為盡早為年輕人接種是明智的,他們在社會經濟中更活躍,也更容易傳播或感染病毒。

        除此之外,印度政府也加快了對新疫苗的審批,特別是一些已經在英美等國家使用過的疫苗。但疫苗的生產量和供應量相比實際需求量,仍然差距懸殊。

        為什么第二輪疫情會來得如此猛烈?我覺得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還是防疫意識的松懈。政府的防控宣傳也不到位。他們有責任時刻提醒民眾,即便是在疫情暫時平穩的時期,也應該保持警惕,謹防第二波疫情的到來。

        但毫無疑問,他們失職了。前段時間,一些政府官員在接受采訪和參加選舉集會的時候已經不戴口罩了。很多民眾也厭倦了嚴格的防疫政策,大家想去參加派對,想出門旅游,迫不及待地投入社交娛樂中。當然,病毒本身也在不斷變異,變得傳染性更強。(注:據印度衛生部3月24日的聲明,該國發現了一種新型變異新冠病毒,該毒株出現了雙重突變,可能會弱化免疫效果且傳染性更強。4月25日,張文宏發微博表示,雙重突變不是此次印度疫情完全失控的原因)當人們明白過來時,疫情已如燎原之火。

        4月24日,印度新德里,一名新冠病人在車內吸氧

        圖/澎湃影像

        4月23日,印度新德里,醫務人員為民眾進行新冠病毒檢測

        圖/人民視覺

        美國、歐洲等發達地區的經濟可以承受得起嚴格封鎖。比如,2021年1月,英國宣布實行第三次全國封鎖,封鎖級別類似2020年3月;同時他們加快了疫苗接種速度(注:據英國衛生部4月24日的消息,英國已有過半人口接種了至少一劑疫苗)?,F在看來,他們已經渡過了第二波疫情的高峰,局勢有了明顯的好轉。

        但不幸的是,作為發展中國家,印度無法再承受新一輪的全面封鎖,我們也沒有足夠的疫苗可以迅速提高接種覆蓋率。所以對印度來說,這無疑是場空前的危機。

        危機背后也有人禍。在印度,我們有中央政府,也就是莫迪政府,每個邦還有邦政府。2020年應對第一波疫情,基本上是中央政府主導,出臺了一些指導政策。但這一輪他們將主動權交給邦政府,要求各邦出臺應對方案。實話說,出現現在的危機,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邦政府,都難辭其咎。經過了2020年的疫情,他們并沒有建設更多的醫院,也沒有完善醫療系統,反而沉醉在最黑暗的日子已經結束的美夢中。

        政客們往往會宣稱,在大災大難面前,應該放下黨派之爭,但事實上,出了問題每一個人都在推卸責任。政黨之間互相聲討,各級政府間同樣如此。中央政府指責各邦政府應該更有作為,各邦政府指控中央政府沒有提早發出預警。

        目前,昆梅拉節(注:Kumbh Mela,印度最盛大的朝圣節日)正在恒河畔的赫爾德瓦爾(Haridwar)舉行,上百萬印度教徒仍聚集在那里。雖然今年的慶祝規模相比往年有所下降(注:2021年的昆梅拉節于4月1日開幕,慶祝時間被縮短為30天,并要求所有前往朝圣的人遵守防疫政策,包括提供新冠肺炎檢測陰性報告),但如此大規模的人口流入,防疫政策能否嚴格落實將遭遇很大挑戰,檢測報告也可能不準,導致病毒大范圍傳播。

        很多專家也曾表達憂慮,并勸告人們減少聚集,但對于數量龐大的有著盲目信仰的教徒來說,勸告并不管用。他們堅信參加朝圣能幫他們遠離災難,在恒河里沐浴會讓他們不再受到病毒的侵擾。

        我也是教徒,但我是理性的。顯然,在當前的局勢下,不取消朝圣,或者不實施更嚴格的朝圣管控,是愚蠢的。不過,我了解當局這么做的原因。接下來,一些邦會舉行選舉。對政黨來說,贏得選舉是非常重要的事。要拿下選舉,就必須獲得教派的支持,教徒選民很容易受到教派的影響。所以出于選票考慮,政客們也很難宣布取消或者實施更嚴格的限制。

        現在的狀況是,如果我出現發燒等疑似癥狀,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需要等待兩三天才能做測試,之后再等兩三天才能拿到檢測報告。實驗室里已經堆積了太多等待檢測的樣本。如果有人感染了,只有當他順利拿到確診報告后,和他接觸過的人才會開始自我隔離。在這個時間差里,病毒傳播可能仍在持續。所以就像許多報道里說的,目前官方公布的確診病例數量僅僅是實際病例的一部分。而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疫情海嘯將來得更加兇猛。

        網友評論

        用戶名:
        你的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 2025 第836期 總第836期
        出版時間:2025年06月30日
         
        ?2004-2022 廣東南方數媒工場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3019428號-3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大道中289號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人物周刊雜志社
        聯系:南方人物周刊新媒體部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6动漫|无码中文字幕人成电影|无遮挡日本H熟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色a在线观看|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
        <s id="otx7r"><sub id="otx7r"></sub></s>
          <ol id="otx7r"></ol>
      1. <strike id="otx7r"><blockquote id="otx7r"></blockquote></strike>
        1. <strike id="otx7r"></strike>

          <strike id="otx7r"></strike>